农历六月十九为观世音菩萨成道之日!观世音菩萨的另一个称呼是:观自在菩萨.从道教的教义来说,观音菩萨又叫:慈航真人!因为从字意看,观自在即是观人自在,观事自在,观心自在!这种妙境,很象邱祖所谓"出生入死常无我,跨古腾今自在仙!"的神仙世界.
佛也好,仙也好,从不在世俗层面求什么名利得失,他们求的是解脱生死,超越轮回.说到底,就是获得生命的大自在大欢喜!
昨天,看到<天涯>杂志发表一首名为<乡村生活或葬礼>的诗歌,开场即是:"仿佛人生的意义,就是为了这最后的葬礼,庄严隆重任何人无法动摇.乡村生活的老人,似乎一辈子没有过这样的礼遇,他可以不留遗憾的走了."我看过也参加过乡村的葬礼,却从没能写出这样高明精彩的文字,尽管与作者有着同样强烈的感受和心情.
生命就这样流水般的失去,更多的人连划过天边的流星都不如,没有光亮,没有色彩,在生存的状态中混沌一生!谁能指引他们,谁能拯救他们?只有佛祖和菩萨,只有天地的大善者大爱者,才会伸出援手,而这些得道者,必是生命的大觉悟者,人生的大自在者!
天地赐予我们每个人新鲜而美丽的开始,然而人类的离去确是如此地悲凉和落寞,一生仅有一次的隆重仪式只有死亡后才有资格去享有,这是何等的凄怆啊!譬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意境,又似黛玉词言:"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
谁与我游兮, 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
我不会忘记陈晓旭早逝时带给自己的忧伤,那样洁净美好的人物,伴随那无限哀怨的林妹妹,超越这滚滚红尘,撒手而去,试问当今天下,哪里还有美人迟暮的一席之地,难道惟有陷入污淖,才有活着的本钱,这是天下的悲哀,亦是人类的悲哀!
即便是大智慧的弘一法师临终时也留下那句让后人无法言说的:悲欣交集!
如何获得自在,这是所有生者永恒的命题,是成佛得道的至高境界.
空掉自我,放下一切,桶底脱落,明心见性,我们将获得一次全新的无限的幸福之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