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最具潜力创新传媒
——记湖南经视《法制周报》
《法制周报》自2005年8月21日创刊以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迅速占领全省发行市场,逐步辐射全国,创造周报市场的发行奇迹。
《法制周报》为4开16版,周一刊,分为封面新闻、特别报道、热点关注、特别报道、法律服务、维权110、旧闻解密、经济法眼、情感实录、拍案惊奇等版面。社长兼总编辑谷良带领33人的精干团队,以95万元的启动资金取得了令常人难以想象的成绩,令同行侧目!
作为“电视湘军”跨媒体运作的一步棋,2005年,湖南经视创办的“法制周报“迅速鼓动市场,这是国内电视产业创新拓展的先河,也是湖南经视作为单一电视传媒多元扩张的经典。通过电视、广播的立体传播,《法制周报》用4个月的时间迅速获得了单一报刊媒体一年甚至几年难以达到的知名度,将跨媒体资源用到极至,这是《法制周报》营销、推广的法宝。
一、明确报纸内容定位,不断提高报道质量
《法制周报》以“非常新闻,感性故事”为办报宗旨,以法制深度报道、法制故事、法律服务为主。它既注重法制新闻事件本身的故事性、趣味性、可读性,也注重由此事件引发的对事件的反思、对法制的呼唤、对人权的尊重。
为了提高报道质量,《法制周报》还多次组织编辑、记者到售报亭站点,通过派发“调查问卷”和现场访谈等形式,广泛听取读者对报纸内容的反馈意见,并主动联系各地、市发行商,掌握市场销售第一手资料,了解消费群体构成,有针对性的修改版面设计、完善编辑内容,增加“独家报道”的份量,逐步向“大众化的、感性的、趣味性强的法制报”的目标迈进。独家报道《三龄童活活饿死在家中》、《中国第二大款警察现真身》等相继刊登后,形成震撼看点,陆续被数十家网站转载,“新浪”、“腾讯”等网站还相继与《法制周报》建立了“门户网站合作”关系。
《法制周报》通过调整报纸版面、更新编辑手法、建立记者联系网络,使报纸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较大的进步,报道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王道生忏悔录”、“质疑安利”等头条新闻反响强烈,“80后英雄吕曦东”系列报道影响深远。在报纸的连续关注下,吕曦东获得贵州遵义市见义勇为荣誉市民称号,湖南省委领导高度重视,特别作出批示,要求将吕曦东作为重大典型在全省宣传推广,吕曦东获得2005全省十大新闻人物称号。
《法制周报》针对编辑内容存在的地域局限性的问题进行了调整,要求在突出主题报道的同时,还要强化全国视角,增加外省新闻选题,争取每期都有大的新闻报道,以配合报纸的全国发行。
在强调做好具有“爆炸性”独家报道的同时,《法制周报》也加强了通缉档案”、“维权服务”等版面的编辑力度,尝试增加“经济与法制”的宣传内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构筑法制专业性、权威性的核心竞争力,为《法制周报》成为一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法制专业报纸奠定了基础。
二、发挥跨媒资源优势,形象宣传效果明显
“经视台办报纸”、“全国第一家由电视台主办的法制专业报”成功地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度和广大市民的好奇心。《法制周报》在创刊前不断地在eTV三大频道、金鹰955电台、新浪网、红网、星辰在线、金鹰网、经视网、《今日女报》、《东方新报》等媒体推出宣传片、广告片,进行大量的新闻预报和相关宣传报道,并首创在“直播都市”适时飞字幕的广告形式。同时,在创刊后的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中邀请各媒体记者进行采访报道,参与现场征订、销售工作,直接了解读者需求,对报纸的形象推广、销售发行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法制周报》在河西“东方红”广场举行“守护天使在行动”普法公益活动的启动仪式,拟通过志愿者“守护天使”的服务行为,鼓励和倡导市民关注、参与各项普法活动,帮助市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让大家逐步增强法律意识,并切实体会到法律的存在与其重要性。截至年底,“守护天使”公益行动开展了十多期,平均每月就有3个主题活动,如“送法进社区”、“解救禁足少女”、“慰问英雄吕曦东”、“抗癌慈善募捐”等内容,特别是11月份策划推出的“守护天使守护生命”抗癌公益大行动,共有20余家媒体对本次活动启动仪式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报道,社会反响良好,深收广大读者与市民的好评。
《法制周报》还对报社短信平台提出了初步设想,开通了法制周报主页(www.fzzb.net),进一步加强了与读者的互动。
三、发行渠道多管齐下,创造报媒发行奇迹
《法制周报》创刊启动时间较晚,错过了省邮局年度征订的黄金时间,于是2005年度的发行重点工作定位在拓展零售渠道,抢占省内零售市场。通过与各地、市邮局报刊发行局、发行代理商协调,将《法制周报》列入了今年当地重点发行报刊目录,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发行任务分解到了各二级单位,同时还加强了与政法系统、学校等单位的协作,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拓展发行渠道。为进一步扩大报纸的社会影响力,《法制周报》还组织律师事务所、邮局开展“创刊宣传”和“万家说法进社区”等形象推广活动。这些发行措施与宣传推广活动均达到预期效果,8月22日的创刊号(第一期)到周三就开始脱销,共计发行13700份,另有活动售报5400份。第二期销售24235份,增幅达76%。于是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法制周报》的零售发行竟突破了50000份。许多地、市零售发行商都说,《法制周报》创造了周报发行史上的“奇迹”。
《法制周报》适时调整发行政策,在稳定省内市场的同时,先后开拓了成都、西安、广州、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等外埠市场。同时加大了增订力度,本着“低成本、小队伍”的原则,建立了留芳自办发行征订站和西湖自办发行征订站,自建站以来效果显著。此外,《法制周报》还与省邮局发行局、《浏阳日报》发行公司、湘报发行公司签订了发行协议,并陆续召开了“各地市邮局发行局长会议”、“各地市政法部门通联会”,寻求外界对报纸发行工作的支持。
四、实力成就报媒奇迹,品牌铸就创新传媒
《法制周报》凭借其大众化、通俗化的特点,迅速占领湖南发行市场,逐步辐射全国。2005年,《法制周报》各方面迅速发展,采编质量迅速提高,品牌宣传效果显著,广告创收前景看好,报纸影响力向全国扩张,创造了报媒发行史上的奇迹。
实力铸就公信力,在由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传媒》杂志社与中国报业网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暨2005年度创新传媒颁奖典礼上,《法制周报》荣膺“2005年度最具潜力创新传媒”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