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消费的时代,一张执著于精神力量的报纸还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吗?当“娱乐至上”成为媒体时尚的时候,我们是否还应当去思考一些严肃的触及人们灵魂的话题?作为一个仅仅诞生一年多的报业新生媒体,我们始终怀抱这样的信念:浅薄的乐观主义决不是和谐社会的主流,物质的丰裕并不能拯救我们内心的虚弱,我们的时代依然需要真正的大智大勇者,因为他们始终与责任、良知、正义、真爱等价值同行,并在黑暗的夜空绽放人性的光芒,成为引导人类前行的力量。
我不清楚有多少中国人知道张纯如这个名字。这个在极度困厄的境遇下完成《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南京浩劫》的美国华裔女作家,在2004年被发现自杀在自己的汽车内,但她执著还原历史真相的勇气感动了一个名叫泰德·莱恩塞斯的美国人,由莱恩塞斯个人投资两百万美元拍摄的《南京大屠杀》成为2006年末最让人感动的纪录片。
而在娱乐盛宴中淹没的国人,目睹着《满城尽带黄金甲》用3.6亿元的投资换回了真正意义上的视听泡沫,张艺谋通过毁灭人性的极端价值观和营养过剩的视觉语言,表现了这名“装修大师”彻头彻尾的“黔驴技穷”和中国大片的精神之死。
在这个时代,导演除了要证明自己的商业价值外,想起《南京大屠杀》这部本应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纪录片时是否会汗颜扼腕?当有人用铜臭之气扼杀艺术的时候,也有人在用血肉之躯书写历史。我们不由得记起张纯如生前的一句话:“忘记屠杀,就等于第二次屠杀。”
如今,勇敢的张纯如走了,同样勇敢的王选还在奔波,还在抗争。在她们勇敢的内心,究竟潜藏着怎样的力量,让她们不随社会的潮起潮落而沉浮,即使孤独,即使深入黑暗的中心,也不放弃。她们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气魄大智慧,如同当年的北岛代替整个时代发出的呐喊:我——不——相——信!
真正的勇者决非好勇斗狠的“匹夫之勇”,而是人的精神与心灵力量的体现,是知性之勇,道德之勇,责任之勇。他不冲动,不矫情,不自私;遭遇愈艰险,意志愈顽强,精神愈奋发。
当胡卫民敢冒医界之大不韪,将潜规则曝光于天下;当吴义伟耗尽22年青春和热血,一个人撑起16人的乡村小学;当吴干呈面对黑恶势力的威胁恐吓,露出鄙视的目光;当李春华蹬出让自己死、让别人生的最后一脚;当山东阿猫为一个异乡的孤魂寻找归宿;当……2006年,还有太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记取和怀念。
我们期待,让这许许多多勇敢的心聚在一起,能在农历新年到来之际,让我们啜饮一份美好馨香的心灵鸡汤,赐予我们每个人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更加坚韧的生命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