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天津港发展战略研究
该研究项目是中国工程院何华武副院长提出(2018.6.19),开始由工程管理学部承担,后来由于项目安排的资金投入和项目归属问题,最终挂名工程管理学部,具体由天津战略研究院执行研究(该院是中国工程院与天津市共同组建),项目总负责人为工程管理学部卢春房院士等,工程管理学部将全力支持。
项目启动会于2018.9.11日在中国交通集团总部大楼召开,主持卢春房院士,参加有何华武副院长、傅志寰院士、杜彦良院士(石家庄通道大学)、宁滨院士(北京交通大学)、王景全院士(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张建民院士(清华大学),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交通集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天津港集团、天津大学等,约40余人参加了启动会议。
该研究项目有三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是研究目的清晰。定位天津港为世界一流大港,建成世界级港口群(唐山、秦皇岛、曹妃甸、黄骅港),实现港铁(路)联运、港(公)路联运和港城一体,这是项目研究最大的特点和特色,也是目的所在,是真正意义上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二是研究项目具有实用价值,不是单一的所谓的“前瞻性、战略性”的咨询方式的研究课题,主要解决港口与铁路联运、港口与公路联运的有效对接问题,天津港定位问题,有效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延伸物流产业链,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不是简单的“断头路”和低端产业向外不道德的转移,可谓研究价值较大。
三是项目时间安排体现了时效性,2018.6.19日何华武副院长提出该项目,原准备列为2019年项目,结果提前到2018年9月11日就启动,时间之快,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研究周期7个月(天津市政府要求),这个周期是所有研究课题从时间上讲是最短的,充分体现了项目研究的时效性,也是适应了社会和市场快速变化的实际。
目前,最大的现实天津港与以前da不一样了,天津港成为中国北方中心港口。但是,近年来天津港货物运输量在不断下降,使天津当政者深感压力。这可能课题研究的最大背景。
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同时打造京津冀世界级港口群。现在天津港的定位非常重要,如果京杭大运河北线复航,白洋淀出海口,解决雄安出海口问题,天津港发展问就成为最大问题。
最后谈点感想,1974年我曾经去过天津港,是我第一次看到海港,当时,国家很贫穷,港口出口的货物全是石头,其次是猪毛,给我影响非常的深刻,甚至影响了我一辈子。如今,本人有幸参加天津港发展课题研究,心情是另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