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油气成藏与资源评价

(2017-10-21 09:47:40)
标签:

杂谈

油气成藏与资源评价

油气成藏与资源评价

第七届国际学术研讨会(2017.10.21日)

贾承造院士:论非常规油气对经典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理论的突破及意义。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连续性油气聚集理论,突破了传统圈闭成藏概念;二是致密储层中纳米级孔喉系统,突破了传统储层概念;三是非常规油气源储一体,突破了传统生储盖组合概念(应该是颠覆性的突破和改变);四是非常规油气滞留烃成藏与非浮力聚集,突破了传统油气运移聚集模式;五是生烃层系控制油气连续分布与甜点富集,突破了传统油气区带富集概念;六是油气从气液相扩展到气液固相,从游离态、溶解态增加了吸附态。

Sreve. Larter:原油中的化学物质的变化,可细化、可量化的微观系统的研究,把长链打破,成为短链,结构性重组,变成小分子,使之增加气体。分子的变化与浓度、压力、带电性有关系。研究原油内部化学成分变化,对原油成藏机理的影响。大分子的稳定度不如小分子稳定度高。

傅锁堂教授: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统致密油成藏特征和分布规律。长7页岩油(致密)湖盆“面广水深”的格局,广复式生烃,有机质达到2—16%,热氧化程度适中,高饱和度,微米型空隙提供了油的储存的可能,黑色页岩达到了76%,比较富集,生烃量达到1228.6亿吨,存在许多可能的甜点,且具有较高的异常压力,压力系数大于1以上(这在鄂尔多斯盆地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微米空隙和纳米孔道相互连通,便于油气流动,是一个大型三角洲缓坡(东北)和西部陡坡地带。目前,有利面积2000平方公里,基本探明储量17亿吨,2020年建成600万吨。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Michaelabrans: 主题是“地层中有多少油”,石油是一个混合物,其成分是非常复杂,干烙根是重要的,烃是原位存在,研究游离烃分布和油气比例,实际油的饱和度是很高。同时,研究烃的挥发和溢出是多少,也是很有意义。

马新华教授:安岳龙王庙组特大型气田成藏特征与高效开发。2004年发现,2012年磨溪8井获得重大突破,2013年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403.83亿立方米,含气面积803平方公里,是中国首个整装特大型碳酸盐天然气田,2017年天然气产量可能突破100亿立方米。该气田受四大要素控制,即古隆起、古浸湿面、古裂陷、继承性古隆起等,奇怪的是低幅度构造,只有20米,溶洞型的储层天然气产量较高,开发全部用水平井开发,总井数30口,单井无阻流量540万立方米,单井产量150万立方米。

Hendrik Rebel:4G勘探助您成功。地震找到了“房子”,但不知道房子里住着什么人等,我们现在要研究的就是“房子”里住的什么人?这就是地震技术与其他技术结合,弄清楚“房子”里住的什么人?这个方法就是:研究烃类分子的渗透,而且向上渗透,这样就可以扑捉到储层里面“房子”里有多少油气。这一技术的基本条件是地震与其他技术(微观渗透和宏观渗透),油气从地层必然向上浮动(渗透),二者结合才能弄清楚构造的油气储量。需要说明的油气渗透到地面土壤里,然后从土壤里取样,分析土壤里的微生物,再确定油气存在的含量,进而确定构造里(房子)存在的油气有多少。这种方法中国也有人在这样做,而且也有效果。进一步说:是地球学、地球物理学与地球化学、地球微生物学的结合。

庞雄奇教授: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踪合定量评价方法原理与实际应用。中国油气资源占全球5%。中国、世界非常规油气资源是常规油气资源的5倍以上、远景资源量是现实资源量的5倍以上。研究方法比较独特。

第七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2017.10.21日上午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翠宫召开,主办方为中国石油学会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由页岩油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庆、长庆、胜利、塔里木西南油气田公司协办。研讨会收到论文140余篇,30多个主题报告,王铁冠、贾承造(报告)、康玉柱、金之钧、王成善、郝芳院士;龚再生、傅锁堂(报告)、马新华(报告)、傅成德、罗治斌、邹才能、董月霞、赵贤正、席胜利、张莱斌、庞雄奇(报告)教授等,300余人参加,国际专家约10多人。赵文智院士主持研讨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