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韩晓平:告别燃油车,宜早不宜晚
【核心观点】1、中国有能力在电动汽车时代实现弯道超车。2、什么时候退出燃油汽车?中国早退出比晚退出更有利。3、2030年中国禁售燃油车是一个合适的选择。4、中国67%的石油依存度,已达到了美国的历史最高值,很值得警惕。5、石油退出是无法避免的,能源结构的转型是谁也没办法抗拒的。
欢迎大家观看《财经观察》,我是中国能源网的首席研究员韩晓平。今天和大家讨论的话题是:燃油汽车将什么时候退出我们的生活?
【新闻背景】
9月9日,在一次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一些国家已经制订了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目前工信部也启动了相关研究,也将会同相关部门制订我国的时间表。” 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的资料显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2016年总产量达到2800万辆,占去年全球9400万辆总产量的近30%。2016年,中国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0.7万辆,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在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市场,中国产业政策《中国制造2025》计划,到2025年让新能源汽车年度销量达到700万辆。
辛国斌副部长在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演讲,在这个演讲中,他第一次宣布中国正在制定燃油汽车退出的时间表,同时会加速推动双积分制度。什么是双积分?就是我们对汽车企业提出一个要求,要么你逐年降低你的油耗,要么你生产电动汽车,只要你达标,你就会有一个积分,而这个积分未来可以使用。
像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众泰,这样的一些公司,他们的车现在已经满街在跑。比亚迪最早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它原来是做电池的,从电池转到电动汽车,它的市场占有不断地增加,技术不断地完善。当然,除了比亚迪以外,我们北京的北汽新能源也是做得非常不错,这些企业他们用自身的技术积累不断地完善,到今天,在技术方面,在专利方面,已经掌握了一系列的大量基础,而这个基础,是未来推动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非常大的有利条件。
到目前为止,已经至少有15个企业在生产电动汽车。新政策一出,比亚迪的股票立刻拉升近涨停,可以看到资本市场是非常看好的。现在资本市场也知道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无法改变,那么这个方向一旦无法改变,就像过去的IT一样,我们可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这个行业来,支持这个行业的发展。。
这个行业一定会有一些龙头企业,美国有它的特斯拉,中国像比亚迪这样的挑战者会不断的出现。
当然了,这个政策一出来,辛部长一说话,有些公司股票就开始暴跌了,大家可以看到,中石油的股票,已经出现了一个阶段的下跌,对它来说,这种下跌肯定还会持续,因为还不仅仅是燃油汽车退出,今后还有其他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乙醇、甲醇等等,都会对中石油有一个影响。中石化的情况也差不多,而且下跌的压力更大,这样就会敦促这两个企业比较积极的进行结构转型。
【新闻背景】
荷兰和挪威将于2025年起全面禁止销售燃油车。电动汽车在挪威占新出售汽车的24%,全球领先。挪威是主要产油国,也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气出口国。2015年,石油和天然气占全国出口总值的39%。挪威禁售燃油车,无疑有着壮士断腕的勇气。印度将于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2032年实现车辆电动化。德国计划2030 年禁止销售燃油车,法国宣布2022年前油气资源停止开采,2040年禁止销售燃油车,英国也将燃油车的最终销售期定格在2040年。
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100万辆,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有量全球占比均超过50%。2016年,有3家整车、7家电池企业排名进入全球前十,动力电池出货量在全球市场份额超过70%。
挪威现在的销售非常不错,电动汽车销售的好,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好,就开始琢磨着燃油汽车什么时候退出的问题了。
我们知道挪威是世界上一个非常大的产油国,欧洲很多的石油、天然气都是挪威来供应的,但是挪威一直注重环保,国内的油价非常的高,目的一方面是推动节油汽车,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环境,所以挪威在这方面率先做出了一个决定,到2025年所有的燃油汽车必须退出市场,跟挪威一样激进的还有一些国家,有的说2025年,有的说2030年。
德国是汽车制造的一个大国,大家可以看看,德国这些年电动汽车的销售也是非常的好。德国也在致力于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型,推动工业4.0,其中电动汽车是德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除了德国以外,法国英国也提出来,最迟到2040年燃油车要退出市场。包括像印度这样的国家也提出了目标,2030年要跟进德国,让燃油汽车都退出市场。世界上有几个大国,他们的汽车最多,污染最多,特朗普要用化石能源让美国再一次伟大,其他的欧洲国家都哑口无言,所以大家就把目光逐渐的转向了中国。大家看看这个图,这是美国今年1到7月份头20名电动汽车销售,当然特斯拉是最好的,但是其他的企业也不错,各个企业都在卖他们的新能源汽车,尽管特朗普不愿意说推动新能源,而是用传统能源让美国更伟大,但是美国依然现在有八个州坚持推动减排,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销售还是不错,但是美国的销售和我们中国比还是有一个很大的差距。
中国是全世界汽车制造销售最大的国家,去年我们卖了2800万辆汽车,什么概念?近乎于美国和欧洲之和,也就是美国和欧盟,两家卖的车和我们卖的车差不多,所以如果中国能够在减排方面有所作为,一方面中国有非常好的执行力,另一方面中国的制造能力非常的强,中国的参与可以把整个的产品成本大幅度的降低,可以快速的推动整个电动汽车的普及,这样对整个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意义就变得非常的重大。
在推动这个政策的过程中,众说纷纭,很多的阻力。阻力到底来自哪?市场上有这么一个笑话:有一家人家为了传宗接代,有几个嫡出的大胖小子,为了让他们生个好种,一人给他们娶了几个洋媳妇,但是没想到,洋媳妇娶回家不但不生孩子,还给你拼命地把家里的钱往娘家搂,这搂给娘家的钱没完没了,所以也导致了这些年来我们这些大的国有制造汽车的企业,传统汽车的技术,发动机变速箱,到今天也都没掌握,而且现在的车还卖得挺贵,这些洋媳妇把钱汇回去,金融危机的时候,几乎每一个企业都是靠在中国赚的钱养活了自己,国内企业不至破产,这样下去的话,对于中国发展是非常不利,所以工信部或者国家一直在提出我们要弯道超车。
其实很多年前,科技部长万钢就提出来,我们要在电动汽车上发力,要实现弯道超车,当时大家还不太理解,说你研究电动汽车的,我们就一定要搞电动汽车吗?我们能不能搞别的,比如压缩空气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其他的一些种类。推动电动汽车最主要的就是三个技术。
第一个是电力驱动技术,当然高端的像特斯拉这样一个小时跑两百公里的电动汽车,我们造起来是有困难的,但是我们的交通法规定,我们最高限速就是120公里,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电动汽车我们目前的技术开到120公里,如果考虑到加速安全性的话,到一百三、一百四,技术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第二个技术就是电池。大家知道,中国的锂电池在全世界发展得非常快,我们的电池技术在各方面都在世界上处在一定的领先状态,制造能力在世界上也最强,尤其是汽车动力电池一半以上在中国造,而且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今年我们市场主流的车型大概可以开到200到300公里,到未来我们的汽车可以达到一千公里。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说,我们每一次升级,整个的成本不但不增加,还会有所下降。
第三个就是智能控制。我们在互联网的理解力是非常强的,所以我们在汽车的智能控制方面,现在有很多的技术在发展,我们有很多的企业来帮助汽车来完善它的智能控制。所以无论电池的管理,还是汽车本身的智能控制,还是未来无人驾驶,在这方面我们有大量的投入,对中国来说,电动汽车还真是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当然还有一个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是充电桩的建设。现在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共同发力,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都在积极的推进。国家电网现在在主要的高速公路开始布局,在高速公路加油站建立它的快速充电桩,以后我们在高速公路上充电就变得越来越容易。同时国家电网在下一步,比如在农村屋顶光伏建设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农户都可以用他的屋顶太阳能电站,给其他的汽车充电。他装一个智能的电表,一个智能的充电桩,我们在互联网上就可以找到这个充电桩,然后就可以去充电,不仅可以充电,我们可以充到绿色环保的电,未来还给我们一个绿色证书,这个证书我们可以去拿去交易,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参与充电桩的建设。
我们的民营企业发展也很快,青岛有一个公司叫特来电,去年做的充电桩,既可以充电也可以放电。什么意思?就是你买个电动汽车,你可以用电网的电来充电,当电网没有电的时候,你可以用你家里的这个充电桩,用你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反过来向家里供电。这样就可以解决我们的供电安全。
当然更大的意义就是我们的能源安全。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问题现在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我们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突破了67%,可能大家还没有概念。67%是什么事水平?美国历史上最高也就达到67%,而美国突破60%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不断地打仗,因为他担心石油供应会被中断,中国也有这样的担心。
辛国斌副部长说正在制定燃油汽车退出的时间表,到底什么时候燃油汽车会在中国市场退出?现在就要做出一个选择。对于中国来说,到底是早退出好还是晚退出好?其实早退出对我们更有利。因为我们学习能力强,我们的应变能力强,我们的适应能力强,我们的制造能力强,早退出,我们这些优势可以充分地发挥,我们真正可以实现弯道的超车。晚退出,即便在弯道上也就超不了车了,别人都已经跑到我们的前头,再想超车就难上更难,所以对中国来说要把握这一次机会。我认为2030年应该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最近一段时间卖得还是不错的,去年纯电动汽车卖了50多万辆,全世界大概百分之六七十在中国卖了,那么今年预计可以突破70万辆。德国人做了一个研究,说按照中国现在部署的进度,明年可能会卖200万辆,后年可能到300万辆,所以原来我们制定了一个目标,新能源汽车的保有到2020年达到500万辆,现在看这500万辆的目标完全是有可能实现的。
人类文明每一次的进步都跟能源结构的转型密切相关,而今天一个新的变革即将开始,我们将会逐渐放弃油,就像当年我们放弃石头,不去过石器时代一样。不过石器时代并不是因为没有石头,而是因为我们有了更好更高效的工具,我们放弃石油也不是因为没有了石油,而是因为我们有了更清洁更高效的技术。石油退出是无法避免的,能源结构的转型是谁也没办法抗拒的,社会的进步就会这样一步一步的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