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历史旅游文化杂谈 |
【随笔】什么是页岩油?存在于原生地层里的石油资源,称之为页岩油。也有以致密油而替代页岩油混淆视听。
页岩油开发意义:在中国页岩油开发,是一个全新的事业。2010年前,没有人或组织进行系统研究,甚至连概念都没有弄清楚。
页岩油存在特征:烃源岩,源内石油资源,即生油层未运移的石油资源,而不是二次运移到储集层的石油资源。
页岩油前列国家:俄罗斯约80亿桶、美国约60亿桶、中国约30亿桶、阿根廷约25亿桶、利比亚约22亿桶、澳大利亚约15亿桶、委内瑞拉约约10亿桶、墨西哥约10亿桶、巴基斯坦约8亿桶、加拿大约8亿桶(均为技术可采储量)。
全球页岩油开发:成功开发页岩油的国家,就只有美国一家。页岩油研究、研讨、论文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坚决反对页岩油开发的国家是波兰、南非等。其它国家在观望。
中国远景资源量:烃源岩丰富,规模巨大。全国源内生油量6万亿吨(金之均院士研究成果)。例如:松辽盆地嫩江组、青山口组生油量就十分巨大,而且埋深1000米左右。
中国页岩油资源:狭义页岩油150亿吨,广义约500亿吨,已经开展评价的约250亿吨。源内约占70%,源内向外上下延伸约占30%。(何文渊团队研究结果)
探明页岩油资源:全国31.6亿吨,但大部分被列为难开发,或暂不开发资源。目前,可开发的页岩油探明资源约10.33亿吨,主要是鄂尔多斯盆地。(资料来源同上)
页岩油勘探现状:目前,在大小12个沉积盆地开展页岩油勘探开发工作,在探区有20个先导性开发试验区。共钻完井2155口、投产井1332口,产量170.91万吨。(2015年)
单井产量案例:长庆初期日产14吨,投产四年后平均8—10吨,最高20口井试采日产100吨以上;三塘湖37口井,初期产量日产27.7吨,约1年多后为5—6吨。
页岩油产量分布:95万吨(长庆) 11.56万吨(大庆) 26.57 万吨(吉林) 8.7万吨(三塘湖) 30万吨(其它),合计总产量171.87万吨(2015年)。美国2015年页岩油产量2.44亿吨,占全美原油产量52%。2040年美国页岩油产量预期是3.5亿吨,到时可能占美国原油产量三分之二。
页岩油预期产量:规划到2020年1000万吨、2030年3000万吨、(中国石油、中国工程院研究结果)2050年8000万吨(中国工程院结果)。基本上做不到。意义不大。
页岩油储层性质:页岩、泥岩、以及源内上下延伸砂岩、灰岩地层等。美国页岩油丰富高、产量高绝是唯一的一个例外。勘探实践证明,中国也有页岩油高产甜点区(鄂尔多斯盆地长7生油层)。
页岩油开采技术:增产、稳产、保持能量开采,就是重复压裂。重复压裂可以实现采收率可达15%。什么注水、注CO2等?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前途。
页岩油技术关键:高压(异常、压力系数大于1)、高流度比(大于0.1mD)易开发;开发的挑战是低压(压力系数小于1)、低流度比(小于0.1mD)。至于K(渗透率)、孔隙度都不是主要问题。开发有极大的难度,中国大部分页页油属于后者。
页岩油机会成本:美国页岩油开发的机会成本,初期是60—70美元/桶,经过管理、技术革新和方案优化每桶下降了30多美元。美国36个页岩油田统计每桶的机会成本为26—42美元之间,平均每桶34美元。中国页岩油试验开发区块每桶平均机会成本70—150美元,可以说还没有探索出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页岩油开发策略:低油价时期,首要任务是储备技术,积累经验,完善开发模式等。
国家研究机构:国家能源页岩油研发中心,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国家863计划与973计划基础研究等。
页岩油政府政策:美国;能源部投资、天然气研究院投资、国家税费减免等。建议中国,应参照页岩气予以补贴,或税收阶段性减免。开放市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等。建立页岩油开发试验区。
页岩油发展战略:低油价下,中国原油2亿吨年产量难以实现稳产,最现实的接替资源就是页岩油资源。
页岩油概念争议:中国人终于弄明白了,页岩油与所谓致密油的概念关系。国家设页岩油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国家页岩油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和页岩油技术课题攻关、中国工程院改致密油研究为页岩油研究,说明在中国页岩油概念被学术界认可。
页岩油开发态度:一是积极;二是要有耐心;三是注重过程。参考:美国人开发页岩油气,锲而不舍连续三十年持续探索,到2010年才取得实质性突破。中国鄂尔多斯低渗透开发,从发现到规模开发用了100多年,从规模开发试验到大规模开发用了20多年。
页岩油内向性后顾:总结鄂尔多斯“低渗透革命”的经验、苏里格曲线;借签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做法、学习曲线。
页岩油外向性前瞻:中国低渗透油气成功,美国页岩页气革命的成功,预示中国页岩油开发也一定会成功,在没有大规模实践之前,所有肯定或否定的做法都不可取。
页岩油开发切记:重点不是资源预测和评估,更不是规划未来数据的计算或预测,重要的是试验,再重要的还是试验,而试验的目的,就是寻找技术和机会成本的突破口,按照“价格敏感”原则,寻找出机会成本的比较优势在哪里?
页岩油开发教训:不要寄希望老体制,不要寄希望于所谓民资,不要依赖于国家政策的优惠,不可能复制美国页岩油开发。上述都靠不住。中国低渗透开发有成功经验和模式,只是没有人重视而已。舍近求远,是最不聪明的做法。
页岩油发展前景:源内石油大有可为,前景不可估量。如果说石油二次运移后的开发是革命性的,那么页岩油被定义为“二次石油革命”是恰当的、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