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
阿根廷,位于拉丁美洲南部,东南临大西洋,国语为西班牙语,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总统制联邦共和制国家,国土面积2,780,400平方千米,人口4180万人(2014年),主要民族为西班牙裔等,GDP总计5401.97亿美元(2014年,国际汇率),人均GDP12922美元(2014年,国际汇率),国家格言“处于团结和自由之中”。
阿根廷是南美洲国家联盟、20国集团成员和拉美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上综合国力较强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是世界粮食和肉类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阿根廷自然资源丰富、人民文化修养高、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和多元经济。另外,阿根廷有一个相对于其它拉丁美洲国家的庞大中产阶级群体。
2016年2月26日,中国工程院技术考察团,一行五人由何文渊先生带队,考察了阿根廷能源企业及中资能源企业。考察之外,对阿根廷总的印象是“好坏参半”。国家自然环境十分优美,而经济又十分萧条。中资公司在阿根廷影响十分抢眼,到处是华为公司的宣传广告,布宜诺斯艾利斯所谓开发区最高的大楼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石化阿根廷公司占据最好的街区等。
阿根廷流行一句调侃的时髦名言,即阿根廷“成功的把一个发达国家转变为发展中国家”。曾经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属于发达国家行列,现在是地地道道的发展中国家。据说是美国“剪了阿根廷的羊毛”,把阿根廷“从发达国家打回发展中国家”。美国不希望南美有一个和自己对着干的国家。但事实还是阿根廷自己把事没有办好。
实际并不是美国把阿根廷打回“原型”,是阿根廷采取的经济制度出了问题,即“不伦不类”的所谓市场经济制度,整个拉美国家都是这种制度,加之执政党不是极左就是极右,害苦了拉美国家,他们长达半个世纪走不出“中等收入陷阱”,整个拉美国家只有智利和乌拉圭,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其它国家都在“中等收入陷阱”的坑中苦苦挣扎。
阿根廷所谓的民主,实际是培植了“发达的街头政治”。各种政治力量都有自己的“街头政治势力”,穷人支持的左派民粹主义政治势力,富人和中产阶级支持的右派精英主义政治势力。左派崇拜古巴,偶像是卡斯特罗;右派则追随美国,信奉西方价值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国家被政治无情的撕裂为两派。
阿根廷体现财富的标志,看你住在什么地方?城市根据每个人财富多少?分为穷人区和富人区。穷人区破破烂烂,堪称中国的“棚户区”,可谓犯罪、吸毒的代名词,成为穷人永远的伤痕,似乎没有办法改变。富人区完全是美国式的,有完美的社区服务,较好的治安管理,成为一般人的终身向往和追求的目标。
这个国家普通老百姓,似乎厌倦了政治和所谓“民主”,人们怀念军政府时期,认为那个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生活有秩序,国家似乎在进步,而现在是没完没了的“街头游行”和“街头对抗”。没完没了的争论,天天听到的是忽悠老百姓的政治谎言,这些谎言从说的那一刻起就没有打算完全兑现。
阿根廷和英国在马尔维纳斯群岛(亦称福克兰群岛)为主权争议进行的战争,以英国获胜、阿根廷失败为最终结局。这场战争是阿根廷永远的伤痛。这场战争的失败是阿根廷军人彻底退出了阿根廷政治舞台。从此,阿根廷就开始了“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变”,而且转变的“非常成功”。
阿根廷石油、天然气和页岩气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页岩气地质条件非常好,等待投资者开发。阿根廷石油价格受国家保护,不论油价下降到多少?国家政策是每桶50美元不能再下降,事实上保护了油气产业,这一政策应该说是明智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