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坡居人
东坡居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182
  • 关注人气:5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镇兰州

(2014-08-16 08:47:37)
标签:

甘肃

兰州

大西北

左宗棠

工业重镇

重镇兰州

国家《工业行业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课题组调研随笔
      
       
甘肃省,简称为陇,
地控黄河上游,贯通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通陕西,南瞰巴蜀、青海,西达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西南直达西藏,俯视南亚,鸟瞰西亚,西北出蒙古国,辐射中亚。甘肃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一说东西长1900公里,最窄处约100多公里,全省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4.72%。地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重镇兰州

      
兰州,为
甘肃省会,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兰州,处在狭长的甘肃的地理位置的中间,好像一个挑夫,一头是陇西、陇东,而陇东深入中国腹地,据中国大地中心位置不过就是几十公里,陇西与四川盆地相接;一头是河西走廊,直插新疆,就是过去的西域。现在回过头来,研究中国历史前辈的地理行政区划,如此睿智的地理战略位置设计和划分,可以说独具匠心,眼光长远。

      
鸟瞰甘肃地理全图,就好像一把锋利的宝剑,插在中国的版图上。宝剑的手把在中国的腹部位置,宝剑利刃直插中国西北纵深地带,如此巧妙的精细的战略地理区划设计,从大汉王朝延续至今,没有一个后继的君王和统治者改变过此地理版图设计。
       兰州,就是处在这个地理战略位置的核心部位。为此,历代王朝进军西域、西藏,乃至中亚、西亚,都以兰州为依托。不论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征战河西走廊、居延海和古楼兰,还是东汉班超坐镇西域、甘延寿、陈汤西域联军大战康居;到后来大唐王朝军旅远征中亚、西亚,玄奘高僧西天(印度)取经,以及西域、中亚各国来长安朝贡,都是要经过兰州这个重要驿站,兰州就成为他们前进的基地和中转站           
      
兰州,还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文成公主进藏、唐大军西出阳关、玉门关、嘉峪关,兰州是必经之地。说近一点,年羹尧大军征伐西藏、青海的反叛;左宗棠(伟大的民族英雄、最具智慧的汉军统帅)率领6万湘军,就是从兰州出发,一路西行,快速剿灭新疆叛贼沙俄走狗柯古柏,抗击沙俄,收复新疆,夺回被沙俄占领的伊利河谷。彭德怀、王震大军解放大西北,林彪指挥对印反击战。均以兰州为进军的后勤基地。解放后,中国八大军区之一,兰州军区就设在兰州。
   
      
兰州曾是西北的工业重镇,早在130多年前,左宗棠坐镇兰州,主导了中国大西北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开发运动,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均卓有成效。左宗棠把“洋务运动”的军工和工业项目,从西安搬到兰州,建立兰州制造局和甘肃制呢总局,使兰州率先在全国拥有了机器制造业和毛纺织业,应该说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现在还坚持在企业生存线上的兰通厂,就是当年左宗棠建设。
      
民国时期,孙中山建国大纲蓝图,兰州是西北建设的重点,只不过没有来得及实施,就退居为在野人士。解放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老一代革命家,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把“一五时期”的156个重大项目,其中16个项目放在兰州和兰州周边布局;文化大革命中后期,备战备荒的“三线建设”许多军工项目,也放在兰州及周边建设。可谓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深谋远虑。
      
如果记得不错的话有:兰通(左宗棠时期的项目)、兰毛(可能是左宗棠时期兰尼厂的前身),兰石(16个项目之一、中国第一个石油、通用机械制造企业)、兰炼(16个之一,中国第一个大型炼油项目)、兰化(16个之一、中国第一个大型化工项目)、玉门油田(中国第一个油田、石油基地),中国“两弹一星”工程配套企业,还有兰钢、兰铝、兰州电机、军工企业长风(16个之一)等,及兰州周边的长虹、长城(16个之一)等军工项目。兰州周边还有白银(16个之一)、金昌有色金属、银光(16个之一、亚洲最大)、连铝、酒钢(16个之一)等大型企业,以及著名的核工业企业404、505厂(16个之一)等。均兰州即兰州周边 
      
这些工业项目和工厂,曾经是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工业的孵化器。小鸡门都强壮了,而老母鸡却年迈体衰,成了工业经济领域的弱势群体。大家可能几乎都知道“兰州拉面”和《读者》杂志,但却忘记了曾为中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兰州许多老企业,忘记了他们目前(部分企业)还挣扎在生死存亡的边缘线上。虽然,这些老企业还是粗放经营,活力不足。但是,仍然不离不弃,不甘落后,以守望者的精神在艰难的前行。
       
兰州,不仅是工业、军事重镇,而且是大西北交通重镇。著名的陇海铁路,兰新铁路,西兰、兰新高速铁路、进藏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2国道、109国道等十多条公路、铁路;航空兰州地位也十分重要,西北民航局曾设在兰州;著名的“西气东输”、“西油东送”等十多条管道,以及新疆、河西走廊的“西电东送”工程。
均以兰州为枢纽。兰州是不可逾越的地理必经之地。    
      
兰州如此辉煌的过去,说明我们的历史前辈和新中国老一代领导的宏图大略、深谋远虑。说明他们决策工业大项目的建设时,始终没有忘记国家的安危,没有忘记大西北甘肃战略地理位置的重要作用,没有忘记兰州在这一战略地理位置中的“七寸作用”、“点龙画睛”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也说明他们站得高,看得远,不愧为是大战略家,大政治家。
      
在当下,有兰州的存在,甘肃的存在,就可以坐拥大西北。进一步讲,兰州稳,则甘肃稳,则大西北稳。假如兰州不稳,甘肃就不稳,大西北就不稳。甘肃的“利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西控新疆,南扼青海、西藏,北衡内蒙古。把甘肃建设好,特别是把兰州建设好,就等于中国坐稳了大西北。
      
中国从西汉王朝以来,2000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的主要威胁来自北方,这是历史事实。可能有些人认为,中国北方草原帝国一个一个的都衰落了,灭亡了,没有什么威胁了,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要记住敌对势力要想在中国下手,就得从中国大西北民族问题入手,进行颠覆活动,搞乱大西北,进而搞乱全中国。新疆恐怖分子的猖獗活动,西藏的分裂势力,不就是说明了这个问题嘛。
       2013年,甘肃省GDP达6268亿元,占全国GDP的1%。而改革开放初期,甘肃的GDP占全国2%以上。30年过去了,比例没有增加,而是下降了一倍多。如果放在全国同一个尺度下,是大大的后退了,与东部的差距越拉越大,而不是前进了。兰州的GDP曾经和广州一样,而现在却是两重天。广州是国家一类大城市,号称“北(北京)上(上海)广(广州)”,兰州则沦落为国家三类城市的后排一列。这是国家战略的一种极度的悲哀,或者说是国家战略上的失误和失
       
眼下的甘肃和兰州,经济发展遇到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左宗棠建设的工厂、毛泽东建设的工厂,目前大多数都在生存线上挣扎。几十年来,这些企业还是在卖原材料,几乎没有高附加产品。本质上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区位优势不具备。兰州目前发展遇到的困境,不能以“市场经济的规律”而一说了之,而应该站在国家的战略高度,以国家的战略利益为上,因地制宜、一反常规地支持他们,扶持他们,使之形成战略经济和技术力量,有效辖制大西北的稳定。
      
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曾大声疾呼,要想大西北稳定,就要发展甘肃,特别要发展兰州。提出用知识和技术扶贫扶贫扶教。协助甘肃在酒泉发展风力、光伏发电,而且已成规模,据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风力发电项目。可惜其利用率只有30%不到,就是说把电送不出去。同时,扶持兰州理工大学发展科技。这种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
      
甘肃规划了“一个中心、两翼、两线、两区”战略布局设计,“有关中心”,即兰州白银经济开发区;“两翼”,即河西走廊新能源、新材料基地、陇东(平凉、庆阳)石油石化、煤化工基地;“两线”,即陇海线、312和连霍高速经济带;“两区”,即兰州新区、关中、天水经济开发区等。蓝图很好,关键是如何落实。
      
实践证明,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没有什么救世主?要想发展,还得主要靠自己的努力。比如,兰州曾经是全国十大污染城市之一,而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空气治理成效非凡,现在已经成功移除十大污染城市名单,国家环保部空气污染治理的现场会就在兰州召开,兰州成了全国学习的典范。这充分说明兰州人是能干事、而且能干成大事。相信依靠兰州人的努力,兰州一定能重振昔日的辉煌。 
      中华民族复兴,关键要看大西北,而大西北发展,关键要看兰州。兰州能否再次成为大西北现代工业的重镇,乃至中国的的工业重镇,就看兰州了!
 
                                                                                                                     
2014.8.12—14日於兰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