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能力+动力=活力

(2014-10-28 11:07:32)
标签:

文化

工程管理

能力

动力

活力

能力+动力=活力

         国资委、中国工程院《加强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战略研究》项目初步成果汇报会,专家们深入探析了技术创新的活力问题。那么什么是活力?活力就是能力加动力。单纯从字面理解活力,活力就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拥有一种自我的力量,具有自我决定的能力思想和行动上朝气蓬勃,激情四射,刚劲有力等,这种力量是非物质的。   

       那么什么是能力呢?分为一般能力(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专门能力)。我们经常说的能力,是指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 严格的讲能力总是和一定的实践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的实践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能力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而形成的过程往往是复杂的和艰苦的。

       科学技术能力,一般是指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再造能力。而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创造能力则是指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独特的、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再造能力是指在实践活动中顺利地掌握前人所积累的知识、技能,并按现成的模式进行活动的能力。三者是有区别的。

       创新能力体系,主要是三个能力,一是动态学习能力,也就是说能力是学习的结果,能力是实践活动的积累。二是网络互补能力,能力是个综合因素,是网络式的多因素的集合。三是技术市场匹配能力 。能力还包括技术集成融合能力,核心技术掌控能力,市场品牌控制能力等。央企要想走出创新技术困境必须从创新能力体系上下功夫。 

        什么是动力?一般分为物质动力(物质刺激)、精神动力(信仰、精神)、信息动力(信息交流)。那么动力是什么?是指对工作、事业等前进和发展起促进作用力量。泛指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推动力量。动力即一切力量的来源。物质刺激与管理活动结果结合就能产生奇妙的经济效果。精神动力在特定情况下可成为决定性动力。毛泽东是巧妙应用动力的大师,“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把人民力量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人无可比拟。

       创新动力体系,一般是指技术推动力和市场拉动力,二者偶合就形成创新动力体系。央企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原因是复杂,一般人们常说的体制障碍,机制问题。但这都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绝不是全部,其中文化因素不可小视,政治环境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毛主席时期举国体制搞技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不是照样干成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特别要认识到知识工人的崛起是企业技术创新基础。具有技术实力的大企业是国家力量的体象征。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创新,在许多领域敢为人先。如中国高铁、中国管道、低渗透油气田开发、超级计算机、4G通信、登月工程、中国道桥、深海探测、超高压输电不是都走在了世界前列,与其他大国相比毫不逊色。这一切都是在一个局部的环境下,采取“举国体制”的做法而实现的,这些成果几乎都是以央企为代表的经济实体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央企具备技术创新的能力,只是动力不足,活力不强而已。这也给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调动央企和和所有企业的积极性,是政治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