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重上百万吨

标签:
杂谈社会发展油气勘探工程建设资源量 |
重上百万吨
玉门,在中国石油行业没有人不知道玉门。玉门,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油田发现于1939年,是新中国第一个石油生产基地。玉门创造了“玉门人”、“玉门风格”、“老君庙”、“石油沟”等许多耳熟能详的著名品牌。玉门,完全有资格代表中国石油工业的缩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该句出自唐朝王之涣的《凉州词》,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而今玉门不是诗人所说的“春风不度玉门关”。如果说玉门初期开发石油是“春风曾度玉门关”,那么现在玉门重上百万吨,又是“春风再度玉门关”。
玉门人很聪明,他们设计的“玉门油田重上百万吨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被列为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使一个小油田老油田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下采取的非常之策和非常之举。重大专项的核心内容是:2015年,由目前的50多万吨上到60万吨,2018年,实现重上100万吨,之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稳产到2039年。这就是玉门设计人2012年1设计的“双百”规划,即100万吨原油产量,100年历史。
重大专项,双百规划,使玉门油田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意义重大,示范效应明显,带动作用巨大,在于一个已经开采了70多年的老油田,到百年时还要生产100万吨原油,重显玉门昔日的辉煌,说明了什么?说明所有老油田都有潜力,单从采收率讲,全国油田的平均采收率还不及大庆油田的一半,玉门能做到的事,其它油田就可想而知了。目前玉门油田已经走出低谷实现了增长。
玉门重上百万吨有没有资源上的条件,回答是有。玉门油田所依托的酒泉盆地和外围盆地,国家三次资源评价总资源量8.18亿吨,其中酒泉盆地作为富油凹陷,资源量5.86亿吨,探明1.79亿吨,探明率31%,外围盆地资源量2.32亿吨,基本上还是空白区,勘探的前景还十分广阔,用贾承造院士的话说,玉门的地质条件不同于其它盆地,是典型的残留盆地,其特点是生油条件好,但储层复杂,地层压力低,是一个负压系统但重要的是后期改造后,又形成了新的“生储盖组合”,用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手段,勘探会带来很大的希望。
玉门老君庙、石油沟、鸭儿峡等油田,用应老油田“二次开发”的理念,重构地质认识体系、重组井网结构、重建地面工艺流程,立足青西富油凹陷,寻找新的储量,根据玉门和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很快能发现四位数的储量,为2015年60万吨创造条件,并为2018年准备资源基础,用宋新民教授的话说,青西凹陷良好的生油层,虽然是残留盆地,但展现了良好的生油层系,有个现象不可忽视,目前,玉门石油沟还在冒油气,是什么力量从5000米的生油层把油气推到了地面,说明油源充足,资源丰富,只要认真推进重大专项研究,一次次挑战油田开发的技术底线,就可以引领百年油田的发展。
除了老油田“二次开发”外,玉门常规勘探是个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问题,这次重大专项把页岩油、煤层气、油砂开采也列入其中,不失为明智之举。我特别关注玉门的花海盆地,在1969年、1970年曾在此盆地石油钻探均见到了低渗透油气显示,当时的技术条件肯定开发不了此类资源,现在就不同了。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已经走出了这类资源开发的新路,而且创造了同类油气田开发的世界水平,特别是探索形成的低成本技术体系,提供了开发此类油气资源的新路,把鄂尔多斯盆地资源开发技术应用到花海盆地低渗透非常规资源开发定能见到良好的效果。
玉门重大专项,重上百万吨,立项质量高,可预期的效益好,获得了新老领导、专家的一致支持,这在科技项目立项方面是非常罕见的,要认识到立项的来之不易,项目运作要立足理论、技术创新,老油田在提高采收率、新增储量在有效动用上下功夫,使关键技术尽快突破,新技术尽快应用,做到新技术与生产结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还应发挥集团公司整体优势,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实现玉门设计的“双百”目标。
玉门油田简介:
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下设20个基层单位,现有在职员工12000余人,固定资产原值78亿元,净值38.8亿元,主要从事勘探开发、炼油加工、规划设计、水电供应、井下作业、机械制造、建安筑路、物资采供、通讯信息、交通运输、消防保卫、物业管理、医疗卫生、离退休管理等业务。
玉门油田是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开发于1939年,已走过了近70年的发展历程。先后投入开发的有老君庙、鸭儿峡、石油沟、白杨河、单北、青西六个油田。解放前10年,累计生产原油52万吨,占当时全国原油产量的95%,玉门生产的油品,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了特殊贡献。1959年,生产原油140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51%。从六十年代起,玉门油田担负起“三大四出”(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技术)的历史重任,先后会战大庆,南下四川,跑步上长庆,二进柴达木,三战吐鲁番,曾先后向全国各油田输送骨干力量10万多人、各类设备4000多台(套),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从玉门油田走出并成长为省部级领导干部、两院院士的就有22人,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铁人”王进喜就是从石油河畔奔赴大庆、享誉全国的。著名诗人李季曾赋诗盛赞玉门:“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从七十年代开始,玉门油田先后经历了60万吨稳产10年、50万吨稳产11年、40万吨以上稳产10年,期间老君庙油田依靠传统工艺的创新运用,做到了综合含水32年保持基本不升和原油产量相对稳定,创世界同类油田开发高水平,曾四次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效开发油田”荣誉称号。1997年,油田重上酒西展开勘探,第一口探井——柳102井于1998年8月获得126m3/d的高产油气流,揭开了玉门油田储量和产量增长的序幕,现已建成50万吨/年的青西油田。伴随着青西油田的开发建设,全油田原油年产量持续上升。
炼油化工伴随着油田的发展,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建设和发展,主要生产装置达到了国内中上水平,综合配套加工能力300万吨/年,可生产燃料油、润滑油、溶剂油、润滑脂、石蜡、聚丙烯、工艺用油、电器用油、真空油脂、液压油等13大类、160多种石油产品,其中15号航空液压油、3号耐醇脂、2号低温脂等10多个特油产品均为全国独家产品,在国内享有良好信誉。
玉门油田工程技术及保障业务在长期的油田服务中逐步成长,提供电力供应、机械加工、工程建设、操作维护和物资供应的能力逐步增强。目前,油田井下作业拥有集团公司认证的甲级井下作业队伍12个、乙级25个,热电装机容量达到123MW,机械加工区的
API资质认证和挪威船级社质量体系认证,建筑安装具备防腐保温工程施工专业承包和石油化工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具有良好的生产建设和服务保障能力。
玉门油田生活基地于2005年在酒泉建成并搬迁投运,极大地改善了油田职工的生活状况,进一步促进了玉门油田的和谐发展。
展望未来,玉门油田正处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发展任务十分繁重。油田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两大主题,以油气勘探、油田开发、炼油化工为重点,以水电供应、工程技术服务和综合业务为保障,推动勘探突破、开发上产、炼化增效、工程技术保障业务加快成长,早日实现原油产量攻上100万吨/年、建成300万吨/年特色精品炼厂等发展目标,使油田又好又快的整体步入和谐发展轨道,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