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油藏低渗井网丛式井长庆油田安塞庆阳采收率文化 |
鄂尔多斯盆地大规模的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区域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统一部署,整体解剖,展开勘探,重点突破,找到了以马岭油田、大水坑油田等为主的一些中小型油田。
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长庆油田原油产量长期在100多万吨徘徊。从1994年起,长庆油田原油年产量平均每年以50万吨速度递增,到2001年,年产原油已超过500万吨,2006年,年产原油已超过1000万吨。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的近百年,鄂尔多斯盆地没变,盆地下面的地质条件也没变,盆地的石油勘探开发却有了质的变化和量的飞跃。这当中最主要的是长庆人坚持科技的集成与创新,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藏资源丰富,但埋藏深、隐蔽性强、渗透率低,地质条件复杂,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突破,方能实现经济有效开发的价值。
经过近20年的实践和认识,长庆石油人紧密结合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建设的实际,针对生产的重点和难点,加大科技投入,仅20世纪90年代,科技总投入达3.6亿元,平均科技投入强度达到2.2%,高于国家标准。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引进和推广先进实用的新工艺、新技术,使科技成果尽快转换为生产力,逐步形成了“六大油气勘探开发理论”、“四种油气田开发建设模式”、“十一项主体技术”、“十项技术政策和规范”,走出了一条具有长庆特色的科技兴油的路子。
安塞油田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全国第一个亿吨级的整装特低渗透油田,属典型“三低”(低渗、低压、低产)油藏。科技攻关,历时8年,开辟先导性试验区、工业化开采,自1990年实现开发以来,创建了以提高单井产能、提高整体开发效益、稳产及提高采收率“三大技术系列”,丛式钻井、整体压裂、注水开发等“八项配套技术”和“单、短、简、小、串”的工艺流程为骨干的安塞模式,突破了不可开发的难题,实现了特低渗透油田的效益开发,创造了特低渗透三叠系油藏经济有效开发的范例,为后期大面积开发三叠系油藏积累了经验。
靖安油田是鄂尔多斯盆地继安塞油田之后的又一整装特低渗透三叠系油藏,探明储量超3亿吨。针对靖安油田特低渗透的地质特征和油藏特性,借鉴“安塞模式”的成功经验,不断创新,开展先导性实验,又形成“三项主体技术”、“十二项配套技术”,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靖安油田“三优两先”开发模式。
此后的西峰、姬塬等油田探明储量巨大,低渗、低压、低产的特点没变。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对地层认识发现,特低渗油藏开发关键是要对储层进行改造。针对长庆特低渗油藏储层启动压差较大、压力敏感性较强、油藏压力系数低等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超前注水理论,通过超前注水保持较高的地层压力,建立较高的驱替压力系统,从而降低了因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渗透率伤害,提高最终采收率。在井网优化中,针对特低渗油藏非均质强和裂缝发育的地质特点,开展了井网形式及井排距研究,提出了不同类型油藏的井网系统,形成了正方形反九点井网、菱形反九点井网、矩形井网等科学设置井距,达到提高产量。结合盆地山大沟深的黄土塬地貌,采用丛式井组开发,可以减少征地、降低钻前工程量、简化地面输油流程、方便油井管理,降低产能建设投入,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经济效益,又已形成了适合长庆油田开发的丛式井钻采配套工艺技术系列。以提高单井产量为核心,长庆油田最终又形成了以“滚动勘探开发技术、早期油藏描述技术、井网优化技术、超前注水技术、储层压裂改造技术、丛式井钻井配套技术、定向井有杆泵采油配套技术、地面优化简化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特低渗油藏配套开发技术。
满盆气、半盆油的鄂尔多斯盆地,名符其实的聚宝盆。但为了能打开这个聚宝盆,长庆人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努力,最终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针对低渗特低渗油藏开发难题,在研究不同开发阶段和含水阶段开发特征的基础上,加强油藏工程理论研究、精细油藏描述和数值模拟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并结合矿场统计分析研究方法,研究制订了不同类型油藏稳产技术系列,并实施过程跟踪和开发技术政策适应性分析评价,及时调整和完善,减缓了油田自然递减,实现了油田的相对稳产。
截至2007年底,长庆油田已经探明37个油田,投入开发油田32个,有各类石油生产井仅两万口,2007年原油产量达到1243万吨。长庆油田凭借日趋完善的征服低渗透油藏的系列技术,石油勘探开发突飞猛进,原油储量、产量不断攀升,每年新增探明储量均超过一亿吨以上,新增原油一百万吨以上。
鄂尔多斯,石油神话,千年传说,百年勘查,长庆人,马不停蹄,人不卸甲,九伐侏罗系,拔城掠地,盆地生辉;六进三迭系,低渗革命,人定胜天;三战奥陶系,油气并举,再铸辉煌。低渗勘探,战则胜,退则败;低渗开发,几度桑田,几度衰草,几度征战,技术集成,科技创新,终成大器。
风雨三十载,长庆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之新思路、新模式、新经验,凝长庆开发低渗油田之精髓,聚长庆人智慧与心血,油田众科技人员当以不断创新之精神、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水平,迈向更新更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