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为冉新权、李安琪编著的
《苏里格气田开发论》出版而作
苏里格,蒙语,意为“半生不熟的肉”,也释为大地的“心脏”或“肺”。但是,汉语直读,仅字面理解,是个相当“雅”的名字,着实令人赞慕。
苏里格,位于美丽的鄂尔多斯大草原,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是一块有许许多多可歌可泣故事的地方。成吉思汗、卫青、霍去病、李广、岳飞以此为疆场,金戈铁马,驰骋四方,留下了神话般的千古传奇。焉脂、王昭君、蔡文姬留下了血泪般的千古美谈。
苏里格气田,就在鄂尔多斯大草原。1999年钻探了苏2井,2000年在苏里格地区中部钻探成功了苏6井,获日产120万立方米方无阻流量,从此发现了苏里格大气田。接着以“悠悠万事,唯此唯大”的气魄,集中油田人力、物力、财力,迅速扩大勘探成果。
2001年1月20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告中国陆上第一大气田——苏里格在广袤的鄂尔多斯盆地诞生。2002年度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题向海内外媒体介绍苏里格大气田勘探获重大突破。2003年探明地质储量5337亿立方米,是国内最大的整装天然气气田。
但是,开发初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被认为是“世界级的开发难题”,被看作是“烫手的山芋”。问题的关键难就难于是“低渗、低压、低丰度”。一时成为负面议论的话题等。使苏里格开发难以为继,被搁置了三年。苏里格成了塞北的孤雁,沙漠中的骆驼。苏里格背负沉重,其“场面”可想而知,其心情也难以言表。但这是常有的事,不足为怪,这是我们文化的不光彩面。当时,志士仁人,都如履薄冰,诚惶诚恐,夜已深,会继续,感慨之余,我曾在靖边说过一段话,“苏里格啊!苏里格,你的‘名字’很‘雅’,苏里格草原也很漂亮,但你是带刺的玫瑰,是漂亮的女人不贤惠”。可见心情之沉重。
2005年,中国石油睿智果敢的决策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决定以市场配置资源,走科技、低成本开发之路。尔后,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确立了“数字化、信息化、标准化、市场化”工作目标,形成了“5+1”、“六统一”、“三共享”管理体系、配套了十二项适用新技术,苏里格开发大见成效。
现在看来,苏里格气田开发大放异彩,“带刺的玫瑰是漂亮的,漂亮的女人是贤惠的”。虽然玫瑰有刺,漂亮女人也有歹毒之人,但苏里格如亭亭玉立的漂亮少女,正在展现她那婀娜多姿、风姿绰约的无穷魅力。
古往今来,大凡要干成一件事,并不易。苏里格的成就说明,一是关键要有明白人,会干事,能干成事。苏里格开发就有这么一批人,关键的关键是组织者是明白人,而且是创造者。二是市场配置资源,按经济规律运作,不逆规律而为,一切事都会顺理成章。三是组织重点技术攻关,提高单井产量,推广适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置。四是全过程低成本开发,不动摇、不后退。这就是苏里格开发的成功之道。
2007年,苏里格气田累计探明1.1万亿立方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个超万亿立方米特大型气田。当年苏里格气田年生产天然气17亿立方米,日产量突破1000万立方米。2008年天然气产量将达到45亿立方米。2010年将实现年产100亿立方米。苏里格气田是个宝,也难得,来之不易,要珍惜,要呵护!我预言在不远的将来,苏里格气田将实现年产200亿立方米宏伟目标,将令世人更为振奋!
但是,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产”气田。必须坚持“依靠科技,创新机制,简化开采、走低成本开发路子”。实现整体、规模、效益开发,始终是苏里格大气田开发要坚持的方向,而且毫不动摇,坚持到底。
鄂尔多斯盆地是个大型沉积盆地,有37万平方公里,沉积层厚度达5000—6000米,肯定是个大油区、大气区。天然气资源特别丰富。据专家推算,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系气源岩产气量就达484万亿立方米,排烃释放量达155万亿立方米。所以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资源量,远远不是中国石油第三次天然气资源评价的10.7万亿立方米,而应是像一些专家预言的那样:上古10万亿立方米,下古10万亿立方米,煤层吸附10万亿立方米;如果决策得当,技术对路,极有可能建成中国21世纪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而苏里格大气田可能只是其中之一,那时将会令国人更为惊喜!
我在鄂尔多斯盆地工作了34年,我有这个信心。冉新权、李安琪编著的《苏里格气田开发论》一书出版,是这一开发成果的初步结晶,我表示诚挚的祝贺!品读此作,情味难尽,感慨之余,用何志新教授近读汉史赋诗一首,作为“序”的结束语,“将军功业固难封,至今陇上杏留名。二师先生凭侥幸,毕竟李广是英雄。”
历史是公正的,时间是公平的,“只有付出才有可能成功”,这是真理。苏里格气田开发大会战的开拓者和开发者才是真正的英雄!作为石油人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一臂之力!不失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2008年5月16日于北京
初稿,2008年6月23日修改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