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坡居人
东坡居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182
  • 关注人气:5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炫耀式消费(一)

(2007-10-07 22:00:00)
标签:

学习公社

原创

文化

感悟随笔

理性消费

休闲

谈天说地

理财

经济

gdp

 
 
 
     炫耀式消费(一)
 
  
  国家公布:2006年中国人均GDP是2010美元,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对中国人民来说的确是一件划时代大事,值得庆幸!反映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实效。
  如果回到1980年,国人敢想都不敢想,当时邓小平他老人家提出的目标,是中国人均GDP第一步达到1000美元,实现温饱型生活。
  五年前,全国人均GDP才1000美元,现在人均GDP2000美元了,很可能几年后,人均GDP就是3000美元。说实话,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就连中国人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
  当然也可能有人说,去年人均GDP2000美元,与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有关系,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经济发展的贡献。
  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和消费。投资又主要依赖于基本建设,也就是说依赖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而投资又遵循“洼地效应”的原则,那里有利润投资就流向那里。
  中国经济增长论其贡献,出口虽然占的比例很大,但国民的消费增长也越来越大。消费的增长主要是在东部,东部又主要在大中城市以及城市周边,而大中城市又主要是高收入阶层,即所谓的中产阶级群体。  
  但是,目前大部分消费群体,实际上还没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消费的程度,尽管人均GDP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特别是中西地区消费虽然有增长,但和东部比较差距还是很大,基本上还是发展中贫穷国家的消费水平。
  中国人的消费文化观,不论是那一类消费群体,其消费的文化意识和习惯,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省吃俭用”型,银行存款的高百分比就说明这一问题。
  但是中国消费文化的另一面,是“炫耀式消费”。所谓“炫耀式消费”,就是比阔气、比排场、比档次、比大小、比时尚,而且这一消费文化在迅速扩大。
  “省吃俭用”和“炫耀式消费”,两种不同的消费文化表现,组成了当代中国人的基本消费文化观。但是,后者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不断扩大。
  贫穷怕了的中国人,一旦有了钱,首先就要大规模享受一番。所谓尝试尝试、炫耀炫耀,都是在显富和光耀门庭。就连信息都反映了这一文化特征,即“有钱了,买两碗豆浆,喝一碗,倒一碗”。
 “喝一碗”是解决生理需要,“倒一碗”就是彻头彻尾的炫耀。我们不能说“倒一碗”的人是素质低,他是中国炫耀式消费文化观的最典型的表现。
  比如城市人住大房,开好车,穿名牌,成了社会的时尚。农村人盖大房子,添置豪华家具,出国旅游,送子女出国深造等成为时髦。这些都无可厚非,充分体现了“炫耀式消费”文化观。  
  过去中国人遵循的“勤俭持家,艰苦朴素”的社会风尚已成为历史。《朱子治家格言》就是当时这一社会风尚的最好写照。
  比如,“崇尚”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的生活习俗,这些消费的的观念意识基本都已成为过去。“财不外露”,“炫耀有害”“人怕出名猪怕壮”,对年轻人来说不屑一顾,甚至感到是笑话。    当然,中国不可能再退回去。但是,要有合理使用和配置财富的观念,提倡大胆消费,不要盲目消费。现在,还不能指责目前的消费趋势,因为中国大多数人还不富裕,还得靠消费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反过来讲,大众不消费,社会就不可能发展。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哪个国家不都是依靠投资和消费实现了社会发展和进步。基本的经济规律也告诉我们:经济如果没有消费的拉动,仅靠投资拉动是不够的,是实现不了社会发展的。
  中国要解决就业,缩短城乡差距,缩短东西部差距,特别是要解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全靠出口拉动是靠不住的,依赖于投资拉动也是有风险的,还得靠内需拉动,也就是说要靠国内老百姓消费拉动。
  如果没有这一战略举措,中国经济实现不了健康稳定有效发展。但是,现在大家都看的很明白,不解决内需拉动经济,仅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盛行,始终是个制约经济发展的软肋,也始终令当政者头痛的事。  
  当前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老百姓没钱消费;老百姓有钱不消费;老百姓有钱过分奢侈消费的问题。当然,这是个严肃的社会问题。
  所以,还是要提倡消费,而且应扩大消费的群体,从政策上要研究和扶持大多数人如何真正的消费起来,特别是不太富裕的人如何消费起了。
  所谓政策上研究和扶持,就是国家投入资金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同时要引导炫耀式消费,鼓励富人把钱拿出来合理大胆的消费,但不要走偏了路,就是说不要太奢侈即可。
  从这个意义上讲,“炫耀式消费”不一定是完全错的,也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比较成熟的消费社会还没有真正形成之前,“炫耀式消费”还不失是一种带有消极面的积极行动。
  中国如果没有80年后出生的那一批年轻人,中国人的消费水平至少要落后十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至少要少几个百分点。中国真正的消费群体是这个年代出生的人,特别是独生子女群体。
  中国经济如果放慢增长,吃亏最大的是贫苦老百姓,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老百姓。现在过分的宣扬平等,只能是走社会化养懒汉的道路。加拿大、北欧福利型国家懒汉太多,以至成了社会问题。
  中国未富先老,未富就大面积养懒汉。一些政客用福利吊大众的胃口,都是不可取的。试想中国有一亿人不干活,靠国家救济,中国还能强大吗?
  中国不能走养懒汉的道路,还得鼓励勤劳致富,鄙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感谢和表彰那些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救济那些的确非自身原因不能解决基本生存的人。
  一个大学生爬在马路边乞讨,是孔老二的极大羞耻。中国人勤劳著称的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过时。
  总之,还得肯定社会动力的伟大作用。不论那种消费,只要是勤劳致富所得,在中国经济起步阶段,大多数人还不富裕,还是要鼓励消费的。
  消费就是支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消费就是帮助贫穷人,消费就是推动社会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女儿的博客观
后一篇:StatoilHydro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