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油藏评价?
尚尔杰教授定义:就是在石油预探提交的控制储量基础之上,用必要的工艺技术手段,将其转化为可经济有效开发动用储量的过程。也就是将资源(储量)转变为产量的过程。
我的理解:将石油控制储量,经体现开发性质的油藏评价之后,上升到可供开发的探明储量。也可以理解为,油藏评价就是六分勘探,四分开发.六分勘探就是进一步将储量探明,四分开发就是为编制开发方案准备一切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理解油藏评价有三个关键点。一是进一步落实储量,就是把石油控制储量上升到探明储量,达到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可动用的程度。其目标动用程度要达到90%以上。落实储量必须符合新的储量规范,其核心是井控程度,比如岩性油藏井控程度大约是每平方公里1口井。落实储量必须具备满足SEC准则,也就是说被井证实的可采储量,而可采储量与当时的油价挂钩,达到经济可采储量的条件。落实储量必须经得住DM公司的评估,按SEC准则,突出剩余经济可采储量,进行储量评估和价值评估,预测今后资源的价值、成本和利润。
二是开发要先期介入。这是老话题,只有一体化才能真正做到。按ODP方案的要求,先期介入主要做如下工作:认识油藏,评估产能,选择主体技术,包括开发方式、井网、井距、井型、工艺流程、能量补充、技术政策、开发试验等。而上述这些工作都要建立在基础资料和数据之上。
三是编制开发方案,是油藏评价的根本目的。油藏评价的过程就是开发方案编制的过程,油藏评价的结束意味着开发方案的结束,也标志着油田产能建设的开始。
油藏评价的目的,实际上就是进一步落实上道工序提交的探明储量,为下道工序编制开发方案做准备.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勘探开发一体化,大大缩短了解勘探开发的距离。反之,如果做不到上述三点,油藏评价就没有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