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一井赋
东汉班固,北宋沈括,均言曰:高奴鄜延有石油。近代,大清王朝,民国政府,石油勘查,几经辄试,如云若雾。新中国立,三十春秋,东西普查,南北钻探,迷茫漫长,未成大势。
癸亥年秋,中生界三迭系延长统塞一井出油,日产六十四点四五吨,至此,陕北勘探,石破天惊,解长庆倒悬之急,挽长庆徘徊之势,有拨云见日之功,指点山河之力,开低渗油田之先河。举目远眺,油浪汹涌,西风长啸,山谷震荡。
尔后,长庆倾力,国家出资,日行贷款,国内调研,国际咨询,先导型试验,工业化开采,配套技术攻关,决策整体开发。从简、从省、从快、适用新技术,单、短、简、小、串工艺流程。长庆人,历经十年,卧薪尝胆,风雨磨难,忍辱负重,志存高远,终成正果,创低渗油田开发之模式。
如今,安塞油田,规模巨增,管理创新,技术进步,日臻成熟。数千油井,朵朵争艳吐蕊,百里油田,滴滴润泽九州。如昆仑之玉,隋和之宝,明月之珠,太阿之剑,镶嵌于黄土高原、延河之滨。鄂尔多斯,石油前景,如同日月,江河长流。
吾辈当以天下苍生为念,不忘边穷之民,不忘报效民族,不忘报效国家。低渗开发,前程似锦。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坚忍不拔,水滴石穿,斤两不拒,柔可克刚,涓涓油流,汇成大海。
哲人曰:“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托李奎刻石记之。
.
胡文瑞
辛巳年三月二十五日
注释:[1]班固(公元32~92),东汉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彪之子,家学渊源。9岁能作诗赋,16岁入洛阳太学读书,不死守章句,只求通晓大义。博览群书,诸子百家之言,无所不读。建武三十年(公元54),其父卒,班固自太学返回乡里。居忧时,在其父续补《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章帝建初中七年基本完成。永元四年(92)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受牵连被免官。洛阳令种竟借机报私仇,班固被捕。同年死于狱中。善作赋,有《两都赋》闻名天下。著有《班兰台集》。
[2]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属浙江)人。曾举进士,历任三司使、军器监及司天监等职。政治上支持王安石变法革新,曾率兵击败西夏进犯。在天文、方志、水利、律历、音乐等均有深入研究,编纂有《梦溪笔谈》等,在《梦溪笔谈》里对石油命名,从此石油一词一直沿用至今。
[3]高奴鄜延是指陕西延安富县一带.
[4]中生界(Mesozoic
Erathem)是显生界的第二个界。指中生代时期所形成的地层。分为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
[5]三叠系指三叠纪时期所形成的地层。三叠纪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2.50亿年前,结束于2.08亿年前。三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三叠系。1834年,F.A.
von阿伯蒂在德国中部研究介于二叠系蔡希斯坦统与侏罗系里阿斯统之间的斑砂统、壳灰统、考依波统时,因其三分性明显,称之为三叠系,这一名称为1900年第8届国际地质大会承认。三叠纪在地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它是生物群广泛更新的时代,是大面积陆地出现的时代,也是联合古陆开始破裂的时代。
[6]长庆是指中国石油长庆油田,一九七〇年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下文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和石油部组织会战开发的油田,现在长庆油田是中国第三大油田。
[7]井组试验:1985年就针对不同井区、不同井层开辟了三个开发试验井组,开展开发试验与科技攻关。一是王窑区塞6井组,钻开发井10口,主要以提高长61油层单井产能为目的,开展保护油层钻井(完井)、压裂改造油层和注水开发试验。二是谭家营塞1井组,钻开发井11口,开展长2底水油藏开发试验,研究利用底水能量开发的有效措施和技术界限。三是坪桥区塞5井组,该井组含油层系较多,自下而上有长6、长4+5和长2油层。钻开发井20口,试验利用自然能量开发以及单采与合采的效果,为划分开发层系提供依据。
[8]先导性试验:1988年在王窑区西部开辟了先导性开发试验区,主要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和单井产量的关键技术,按400m井距反九点面积注水井网建产能4万吨,试验丛式钻井、压裂投产、面积注水开发和油藏描述等八项配套技术,46口井1989年单井产能达到试验目标3t/d,比先导性试验前的塞6井组提高了36%,第一批注水井(4口)于1989年11月投注,吸水良好,初步见到注水效果。
[9]工业化开发试验:1989年开辟了8万吨产能建设的工业化试验区,继续深化油藏研究,探索注水方式、注水时机,建立有效驱替压力系统的条件,以及钻井、完井、射孔、压裂、注水、采油工艺、动态监测和地面集输等配套技术。与先导性试验不同的是,井距缩小为300m,油层射开程度由42.2%提高到77.5%,单井加砂量有所提高,坚持注采同步。投产后平均单井产能达到4t,注水后油井3-5个月见效,产量回升。通过五年多的现场开发试验与科技攻关,初步形成了安塞特低渗透油田的主要配套技术,特别是安塞特低渗透油藏实行早期(注采同步)注水开发获得好的效果,找到了高效开发安塞油田的有效途径。
[10]是指八项配套技术:钻丛式井、水平井技术;油层保护技术;优化射孔技术;油层压裂改造技术;油田注水技术;机械采油工艺技术;油田动态监测技术;油气集输技术。
[11]是指低渗透油藏,国际上把渗透率在0.1毫达西至50毫达西之间的油藏界定为低渗透油藏。20世纪80年代,我国仅陕北地区就探明低渗透油藏储量数亿吨,其平均有效渗透率只有0.49毫达西,而当时能够成功开发的只是渗透率为10毫达西以上的油藏。
[12]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按照“三从一新”(“从简、从省、从快、适用新技术”)的建设原则开发的安塞特低渗透油田,在工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以丛式井组不加热、二级布站为主要流程,以“单、短、简、小、串”为主要特色的“安塞模式”。主要内容:“单”—单管不加热密闭集输工艺和单管小支线活动洗井注水工艺。“短”—“二级布站”短流程去掉计量站和接转站事故罐。“简”—简化工艺,简化设备,简化操作。“小”—采用“小装置、小工艺、小设备、小设施、小仪表”。“串”—多口油水井、多座站共用一条管线完成集供输目的。主要技术:优化布站技术—在科学地界定集输半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接转站数量,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
[13]安塞油田的发现井为塞1井,1983年完钻,该井的发现迎来了长庆油田第二次储量增长高峰,形成了在全国推广的“安塞模式”,实现了长庆油田发展的战略转变。安塞油田主要开发层系为三迭系长6,次为长4+5、长2等,截止2006年底探明储量35147.48万吨。1997年原油产量突破100万吨,2006年原油产量突破200万吨,2007年计划生产原油240万吨。
[14]“昆仑之玉,隋和之宝,明月之珠,太阿之剑”,均自秦李斯《谏逐客书》一文.昆仑之玉,指古代昆仑山所产宝玉,古称昆仑山为崐山。
[15]指随侯珠(亦称“隋侯珠”)、和氏璧,传说隋侯曾救一蛇,蛇以一大珠报答,即隋侯珠;楚人卞和,得璞玉,献与历王,历王加以欺君之罪,断其双足,楚文王时,剖璞见美玉,和氏之蒙冤才得以昭雪,世称此美玉为和氏壁。
[16]指夜晚发光如明月之宝珠。
[17]指传说春秋时名匠欧冶子、干将铸剑二,一曰太阿(泰阿),一曰龙渊;又曰晋代张华见斗、牛二星之间有紫气,掘地得龙泉剑与太阿剑;楚晋之战,楚王得太阿剑,晋王派使索剑,楚王不与,晋王领十万大军伐楚,楚王持太阿剑,开城迎敌,晋王大败而归。
[18]蒙语为宫殿部落群或水草肥美的地方,指鄂尔多斯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19]出自毛泽东的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这句话饱含了毛主席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殷切期望。其有两层意思:“一万年”三个字包含着一种锲而不舍的愚公精神,意为哪怕是一万年也要搞下去,“太久”两个字刚充满了时代感和紧迫感,从而引出了“只争朝夕”这一争分夺秒时不待我的鲜明主题。毛泽东写的这首词是在六三年国际形势风云突变苏联撤走了大批援华专家,我国与苏联恶交后写的,当时新中国成立刚十几年,百废待兴。这句话的意思是: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不怕,哪怕是一万年也要搞下去,但是时不我待、刻不容缓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争分夺秒加快建设的步伐。用当时流行的话说就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这句话的前半句和后半句是对立统一的,其现实意义为:做事情不仅要有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为早日实现既定目标必须要能抓住机遇,从现在做起,分秒必争埋头苦干!
附录:
塞1井.位于陕西省安塞县谭家营乡谭家营村,1983年5月29日开钻,7月5日完钻.由长庆石油会战指挥部第一勘探开发指挥部32756钻井队钻井.钻于长2油层,油层中深573米,油层厚17.6米,油水层层14.0米.压裂参数:加沙7方,沙比19.试油64吨.1983年12月10日投产,初期日生产液12.24方,日生产油9.24吨.含水10.1方.到1994年5月累计产油量10471万吨,累计产水9417方.2000年12月转注,目前日注水24方,累计注水59213方.2001年3月25日,时任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胡文瑞撰写碑文.同年六月立碑纪念.
附记:在陕北工作了30余年, 2002年10月离开陕北,已有五年正未回。这次有幸陪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股份公司总裁蒋洁敏等十余人去延安,同行还有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周吉平副总经理、办公厅李润生主任、集团公司政研室主任曹政言、股份公司总裁办主任李华民、计划部总经理刘宏斌、股份公司计划部总经理吴枚、勘探与生产公司总经理赵政璋、化工公司总经理杜建荣等,参加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和陕西省经济合作协议签定议式,同时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调查研究,意义重大,特发表此文以纪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