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在我还是一个闲人的时候,我就认定那些声称自己忙,因为要见客户、要应酬、要开会、要写方案、要做策划等等,而不能打电话、不能发短信、不能会面……不能这个,不能那个的人,都是在找借口、都是摆谱。
一个人忙,忙又能忙成怎样?
然而,当自己真正开始忙的时候,终于有了深刻体会。每一天,脑子里似乎都有成百上千件未做的事情,每一天,都有新的状况不断出现。为了减少焦虑,我开始做详尽的计划,把自己逼成一个有条理的人。每一次,都要事先对着日历,按顺序圈出有大安排的日期。然后,拿出小本子,按顺序把这些日期记录下来,每页记录一个。接下来,就该不断完善填充了。这一天打五个电话、那一天发五个邮件寄八个快递、再一天列提纲查资料、再再一天采访拍片……另有一些琐碎的细节,还需特别备注。计划完成,到具体操作的时候,完成一项就打一个勾,如若完成不了,就划上一个大大的叉,再打个问号,关键是旁边注上可待解决的日期。
整个忙碌期,每天都要出门,会见各色陌生人,与各色人等PK、斡旋,无休无止地电话交流、短信交谈、面谈……接下来,写稿、改稿、看片、修片、排版、校对,又是一轮新的折磨。
每次结束,都觉得元气大伤。
看看,人人也有疲于奔命,忙得四脚朝天的时候。不过,时间还是会有的。平时12点睡,现在2点睡;平时9点起,现在7点起;平时做饭,现在叫外卖;平时叫外卖、现在吃泡面;平时一周修一次指甲,现在自己剪!更何况,采访可以一天做两个,稿子可以一天写两篇,不就是多走走路,多费费脑细胞么?再者,开会前有一小时等待时间,这是空白;开会中途有半小时休息时间,这也是空白。如果这还不行,五点钟起床!总可以吧!没有人会把工作会面安排在早晨五点。这些时间,足够打电话、足够发短信了吧!这些挤出来的时间,积攒起来也足够和朋友喝个茶,足够和爱人呆上一整天,24小时不分开!也正是有了这些时间,才使得“忙碌”本身更有意义,更加有动力。
所以说,忙,都是借口。如果一个人跟你说最近因为忙,不能怎样怎样,那么,他的潜台词是:我的时间很宝贵,我不打算把它分给你,我要把他留给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