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记录感悟随笔休闲 |
分类: 领悟 |
论书吧的倒掉
大学四年,我天天和死党莎莎混在一起。后来,我们有了两个最为显著的进步,或者可以称作飞跃。第一:她说:亲爱的,我终于可以从第一节课睡到最后一节课,中间不醒来;第二:在我们吃遍朝阳路各色餐馆,找不出新意时,开始谋划自己开一家店。
每一个怀揣小店梦想的人,大概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书吧吧!想想看,书香缭绕中,弥漫着咖啡的浓香。精神世界极大满足,物质世界也决不匮乏。书吧,就是懒人和闲人的福音。从哪再找这么一个一个人呆着不突兀、两个人一群人更好、有吃有喝有看有聊、一耗就能耗一整天的地儿呢?
我们成天盘算着,盘算到毕业,盘算到死党离开北京。然后,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在朝阳路上赫然屹立着一座两层小楼,取名:我的书吧。那一瞬间,我真怀疑是有什么商业间谍钻到了我的脑子,剽窃了我的创意,借鉴了我的想法,还没给我一分钱!!
愤怒中,我决定天天去那里晃悠。我要翻旧他们的书!我就要一杯咖啡,续杯数次,坐一整天!我不信我喝不倒它!
那时候,我都是拎着我的小笔记本,中午起床就去那儿报道,一直坐到华灯初上。我看很多书、写很多字、发很多呆、喝很多咖啡……久而久之,我忘了我的誓言。我在里面吃饭、买书,半年后成了金卡会员。我发现凭我一己之力,根本弄不倒它。反而,我的小笔记本因为疲劳过度,彻底牺牲了。
我又愤怒,又伤心。
我换了笔记本。我再也没去过书吧。
一年以后。每个周末的午后,我都会被一个电话召唤去书吧。李姑娘、于姑娘、凌同学、王同学,加上我,三女两男,组成一个新的小团体。书吧,就是我们聚会的大本营。
在我远离书吧的那段日子,原来书吧也在成长。藤椅换成了小沙发,火车座换成了大沙发。装饰方面也有八分长进,文化氛围渐浓。于是,这个全新的书吧俘获了我们。
我们不会搞什么下棋、看书、打牌的玩意,凑在一起,就是干聊!如同话痨一般,说七八个小时,不间断。直接后果就是口干舌燥。每次都是喝一肚子咖啡,大半夜回家依然兴奋。
去的多了,和所有的服务员都混了个脸熟。关键,还是因为我们太讨厌吧!一定要坐楼上宽敞的大沙发,如果已经有了人,便打算站旁边聊天把人吵走。服务员好不容易劝下去,把我们安置在小沙发上。我们不约而同都不点单,说一定要坐到大沙发上才点……
点单的时候,常常上演麦兜的故事。
其中一人:请来一杯冰咖啡。
服务员:对不起,没有冰。
另一人:那香芋口味的珍珠奶茶。
服务员:对不起,没有珍珠。
另一人:那冰橙汁吧!
服务员:没有冰。
另一人:哦,那巧克力口味的珍珠奶茶吧!
服务员:没有珍珠。
旁白:珍珠卖光了,制冰机坏了,所有珍珠和冰的配搭都没了!
其中一人:哦,这样啊,那我直接要一杯冰水吧!
成日得跟他们一起混,我觉得书吧真是太好了!眼看书吧的生意日益兴旺,我再也没动过要让它倒掉的念头。
从春到夏,从夏到秋,到了冬天,我们的聚会嘎然而止。做知心朋友固然好,关键是我们不应该把不同性别、异姓恋的人当作闺蜜。因为性别不同,其实不能做到畅所欲言。再者,对男性而言,事业远远重于朋友。尤其是没有发展机会的朋友。所以,当他们各自忙于工作时,朋友就被抛到了脑后。于是,我们从一周一聚,改到了一月一聚,半年一聚,再后来,谁知道呢?
曾经,我们试图挽回两位男同胞。王同学,周末不开手机。凌同学,称自己不出五环已经很多年。再三羞辱,他们说:有些离别,我们不得不面对。
又是一年春天到。一日,我路过书吧,看到了拆迁通告。半个月内,书吧将不复存在。我上网告诉李姑娘,说咱是不是该去缅怀一下?她说:我上周一个人去过了。摩卡像泥浆水,无线网络总掉线……
我俩不约而同忧伤起来。我们的年代,似乎就这么结束了。
我一直很不愿意承认朋友具有阶段性。似乎只能有不同阶段的好友,却不能有永远的朋友。事实让我一次次很受伤害。
好在,我们及时决定,彻底放弃两位男同学,也抛弃书吧。以后每个周末,我们仨可以聚在某一个人家里。包饺子也好、做意大利面也好,关键是要聚在一起。
相关图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ea958d01008ty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