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菜花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及鉴定
作者: 姚博 (高中生物 甘肃平凉生物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2 / 255
发表日期: 2010-08-05 15:28:19
一、课题目标
本课题通过尝试对植物组织中的DNA进行粗提取,了解DNA的物理化学性质,理解DNA粗提取以及DNA鉴定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DNA的物理化学性质,尤其是DNA的溶解性;
2.二苯胺法鉴定DNA的方法。
能力目标
1.理解相关溶液的作用机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DNA的粗提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通过实验结果,使学生树立生命的物质性。
三、课题重点与难点
重点:DNA的粗提取和鉴定方法。
难点:DNA的粗提取。
四、课题背景分析
生物体的性状之所以能够遗传给后代,是由于生物体内具有DNA或RNA这些遗传物质。通过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那么DNA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本课题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对DNA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五、实验过程
(一)课前准备 将新鲜菜花和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放入冰箱冷冻室24
h 准备各种试剂和实验用具
全班学生分组,每组4-5人为宜.
(二)DNA的粗提取
1.取材
称取
30 g菜花,去梗取花,切碎。
2.研磨
将碎菜花放入研钵中,倒入10
mL研磨液(实验室准备),充分研磨10 min。
3.过滤
在漏斗中垫上尼龙纱布,将菜花研磨液过滤到烧杯中。在4
℃冰箱中放置几分钟后,再取上清液。
4.沉淀
将一倍体积的上清液倒入两倍体积的体积分数为95%的预冷乙醇溶液中,并用玻璃棒缓缓、轻轻地搅拌溶液(玻璃棒不要直插到烧杯底部),沉淀3~5
min后,可见白色的DNA絮状物出现。用玻璃棒缓缓旋转,将絮状物缠绕在玻璃棒上。
(三)DNA的鉴定
取2支20mL的试管,分别编为1号、2号,各加入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015mol·L-1的氯化钠溶液3mL,将丝状物用玻璃棒挑起溶于2号试管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向2支试管中各加入3mL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沸水浴5min~10min,冷却后2号试管溶液变蓝。
六、课题成果评价
(一)是否提取出了DNA
观察你提取的DNA颜色,如果不是白色丝状物,说明DNA中的杂质较多;二苯胺鉴定出现蓝色说明实验基本成功,如果不呈现蓝色,可能所提取的DNA含量低,或是实验操作中出现错误,需要重新制备。
(二)分析DNA中的杂质
本实验提取的DNA粗制品有可能仍然含有核蛋白、多糖等杂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