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润物: 政策“遮掩”

(2010-05-25 19:48:38)
标签:

房产

财经

新政

调控政策

问责制

分类: 房产评论

 

                            润物: 政策“遮掩”

 

  成交量又上升了,营销中心人又多了,新房抢购的现象又出现了。一线城市传来的数据显示,新政调控房价的目的似乎又要“脱靶”了。


  怪谁呢?怪购房者,不争气,为什么不等房价下跌后再去买呢?但调控政策何时给过他们实惠和信心,每次惨痛地错过购房时期,发现同样的价格,能买的面积越来越小了。怪开发商,为什么这么贪得无厌?而不承担社会责任,但开发商毕竟还是商人群体,不向市场要最大利润,同样是不道德的。


  如果一定要怪,就要怪虚虚实实的调控政策。虚虚实实的政策让开发商观望,让购房者踌躇。市场主体只能是博弈,在开发商和购房者相持阶段,市场信息是不对称的,开发商可以模糊政策,通过对话语平台的利用,想尽办法诱导购房者入市,而购房者在没有专业指导下,只能人云亦云,非理性入市。


  这样看来,在“新十条”新政出台一月之余后,房价没有出现相应的下跌,反而成交量局部出现回暖是有道理的。新政出台之初,购房者久旱逢甘雨,在专家解读,媒体推动下,对“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充满了信心。但时间已过月余,房价依然坚挺,让08年受过教训的购房者对新政产生了动摇。

 

  对地方官员问责制的“隐形”,让地方调控细则迟迟未出,更多的地方政策选择了观望,新政作用更多地停留在文件上,没有问责制,依靠土地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在上有文件面前,下有对策是一定的。

 

  不要说地方细则,就是中央政策的导向也在“模糊”,今天是发改委负责人说,发改委正在研究物业税的出台细节,明天就有发改委内部人踢出“乌龙”,称“三年之内免谈房产税”。最后又有相关负责人出台称,前一个人只代表他个人观点,和组织无关。

 

  一个部门的人都可以随意乌龙,不用说不同职能部门的相关发言人的相互“乌龙”,这样哪来全国“一盘棋”。

 

   新政出台调控房地产市场,既然是调控,坚定的导向至关重要。虚虚实实的政策,相关职能部门发言“打架”之事,一方面让地方政府细则出台观望摇摆;一方面也让购房者无所适从。当购房者对政策没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在开发商的强势面前,用一生的幸福去换取房子的事情,只会前赴后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