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润物:“天价地”逼上海房价走深圳之路

(2007-06-25 18:07:33)
标签:

调控

房价

评论

房产

上海

深圳

   万人瞩目的上海新江湾城D1地块拍卖价格出来了,浙江绿城以12.6亿元的成交价格独占熬头。该价格高出挂牌起始价的两倍多,将每平方米的楼板价推到12509元,引得媒体和业界一片惊呼:天价地、豪迈竞价不绝于耳。这样的地块,这样的价格。让人看不懂、看不明白。但是看看深圳的房价和深圳房地产市场面临的调控处境。这块地的实际价格是不高的。高地价意味着未来高房价的出现,未来两年内上海房价在天价地的推动下,是会持续上涨和值得“期待”的。

 
 据悉深圳的楼价水平大致如下:关外成交的均价已经过万元,临近特区的普通住宅的单价约在10000元/平方米,部分高达14000元/平方米;关内普通住宅的单价约15000—20000元/平方米,关内高层豪宅约3.5万—4.5万/平方米,顶级别墅单价约为12万/平方米。一份出自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的《2007年1~5月深圳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称, 1~4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10.5%,各月同比涨幅分别为10.2%、9.9%、10.7%、11.3%。反观上海楼市房价一直处于缓慢回暖的态势,在5月份才出现“小火花”,相对于深圳的楼市,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是极其“低迷”的。所以上海最近始终没有成为政府调控的“出头鸟”。深圳的房价的前期暴涨,让房地产商、房产投机者大赚了一笔,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在政府调控的制度和策略不完善,政府行动和结局无能的情况下,上海的房地产在中国的最大的经济城市出现如此低迷的情形,无论从暴利上来讲,还是从“形象”来讲。上海的房地产商是不能忍受的。
 
  虽然上海的房地产商也曾经玩过许多的花招,比如“捂盘惜售”,“虚拟交易”等等,用以哄抬上海的房价,但是这些都是深圳房地产商炒楼的各种手段来说,这些东西都是人家玩剩下的,已经淘汰了。深圳的房地产商在政府的调控下,总是以拿土地出让金过于“天价”为理由。以这个为屏障,为借口,在后面的各个环节,做很多的小动作,如逼空行情、夸大扭曲房屋市场供求关系,每一个小动作层层把房价哄抬起来。苦的是买房者,笑的是房产商们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的利益既得者。
 
  回到上海新江湾城D1地块拍卖价格上面,每个人都认为是天价,但是等楼盘房价处来的时候,房地产商会以这个屏障,拿出这时媒体报道的各个页面,找各种的理由,迷惑世人的眼睛和不知所措的政府调控者。“天价地”促就天价房,几乎是房地产商每天念叨的永远躲避世人对房价指责的理由。现在媒体和世人越是关注,不久的将来房地产商销售借口越是有利。
 
  深圳的房产商“促销”的手段被实践和市场证明是正确的。深圳的推动房价上涨模式是上海房价奋斗的标杆旗帜,导致深圳的房价上涨的模式也在被上海的房地产商不断地“学习”和模仿。房产商不是傻瓜,“天价地”不是对于房产商来说不是天价,是上海房产商走深圳房产商推动房价上涨模式的第一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价地”逼上海房价走深圳之路。
 
 
网友提出的问题:
我有个问题想问问楼主:D1地块是一块什么样的地你知道吗?如果是一块原生地的话,和现在的房价比,这地不贵.它有5.9万多平方米,按4:1建筑的比例,可以占地建筑1.4万多平方米的房子,按小高层16层来计算的话,有总建筑面积23万多平方米的商品房,地价只有5000元多一点一平方米,按造价每平方米4000元,道路和绿化每平方米60元(房子的总面积),三通记每平方米1000元(房子的总面积),管理费10%,其他费3%,营销费5%,利润18%(在国家规定最高利润8%的基础上上浮10%),上税3.5%.这样计算下来房价也就是在15000元左右吧了,何来的天价.如果是按3:1比例建筑的话房价还要低,它有1.7万多占地面积建筑,可想而知,房价的暴利在那里了.
 
润物回答:
楼上的朋友对逻辑的成本数据就算是对的。
按房价也就是在15000元左右出售,房产商的是没有利润的。但是看看旁边几块地价格和楼盘的销售价格,2005年合生国际地块成交的楼板价为5616元/平方米,目前在售均价达14000元左右。合生国际项目的售价(14000元)减去楼板价(5616元),约为8400元,绿城如果参照合生的建安等成本和利润,则D1地块的单价应是12500加上8400,约等于21000元/平米。D1地块的房价会在21000元左右。如果,到时候楼盘售价在15000元左右,我就服了你。那时,可能就是房产商被打倒,老百姓都能买得起房子的时候了。楼盘的真正价位时多少,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