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
地形:平原或三角洲,平坦开阔,适合发展种植业;丘陵适合发展林果业等。
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瓜果糖分的积累);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
日照强,适合瓜果糖分的积累。
水源:临近水源地(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干旱地区
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土壤:黑土、紫色土肥沃或黄土深厚。
不利自然条件: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
照水源等不足;土壤酸碱度偏高等问题。
2、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经济发达或城市众多,市场许广阔(对商品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
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或农业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如水稻种植业)。
工业基础:工业基础好,为农业提供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等(对商品农业
影响大)。
工业区位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等),能源充足---
动力导向型工业。
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人口稠密,市场广阔---市场指向型工业。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
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指向型工业。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如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
国防政策:特殊时期国防需要。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3、环境条件: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布局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者布局
在与季风垂直的郊外,或者布局在当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河流下游地区;自来水厂布
局在水源地上游地区,水质好。
距市区的远近:占地面积小且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
污染较轻的工业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外地区;严重污染的大型企
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