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调查报告
(2014-10-07 23:50:08)
标签:
自主学习课题研究调查报告问卷 |
分类: 课题研究 |
自主性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教会学生学习,是信息时代和学习化社会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而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则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我校自2011年4月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策略研究”以来,一直围绕新课改,着眼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一、调查目的
经过三年多的研究,我校“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即将结题。三年多来,全体课题研究人员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入手,全面推行观课议课模式,加强了对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策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为了检验我校课题研究的效果,了解我校学生在课题研究背景下自主性学习情况,推广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策略,我校课题组制定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卷调查表》,对经历了课题研究全过程的九(11)、(12)班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本次调查采取不记名问卷调查形式。
2.根据调查数据对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并和研究前的情况进行对比,总结得出有效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策略。
3.在课题组主持下,研究人员编写了侧重点不同的三套试卷。本套试卷专门就学生在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等方面设计了40道题,围绕课前、课上、课后以及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的自我认识等几方面进行。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九(11)、(12)班全体学生。参与调查的学生均为全程参与了课题研究的学生,因而具有代表性。为了使学生表述自己的真实想法,本调查问卷只填班级、不填姓名,并且当堂完成答卷。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涉及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等方面,包括课前、课上、课后的表现以及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的自我认识等几方面进行。
1.课前预习情况。
调查显示,所有学生都希望能自主支配学习时间或有一定的自主权,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课前预习意识,在长期的学习中,73.33%的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尝试已把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从调查数据中也发现,能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总是认真预习的达到仅有0.09%,较以前的57.14%下降幅度较大;有时预习的达73.33%,较以前的42.85%上升了20.48%;从不预习的有27.58%,较以前的0.01%上升了27.57%;在预习方法上,42.12%的学生不轻易用教辅材料,先自主阅读新课,圈划疑难点,然后与同学交流,55.43%的学生借助辅导材料阅读教材,力求发现问题,并做笔记。较之研究前,不懂预习的方法,单纯看一下课本,不做文字标注,也不圈划要点的学生已不足4%。这充分体现了课题研究的成果。
2.课上学习情况。
目前,随着新课改和课题研究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课堂上,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主体。从课堂状态来看,78.13%的学生能把握所听内容的要点,较研究前的42.85%上升了35.28%;76.12%的学生能主动思考问题,较研究前的66.66%上升了近10%;被动思考和懒于思考的人数都有了一定幅度的下降。在做课堂笔记方面,记下上课内容的重难点的有74.18%,较研究前的61.90%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只在课本上圈点笔记、抄下老师板书的均占17.04%;而对待记下的课堂笔记,还有12.06%的学生只是等到考试复习时再看,后两项数据降幅较大。课堂讨论有70.25%的学生积极投入,较研究前的66.66%略有上升,不愿意参加的已经没有。
从调查情况,学生比较重视教师的讲课方式。其中有92.47%的学生认为最好的教学方式是注重阐述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适当拓宽知识面。可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很高。
3.课后复习情况。
复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它也是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复习安排和复习安排上,72.42%的学生定期的有计划的复习,先看书并整理听课笔记,搞懂后做作业,较研究前的66.66%略有提升;研究前,14.28%的学生平时不复习,考试前复习,这次调查发现平时不复习的学生已经没有了;还有0.06%的学生不知如何复习,较研究前的19.04%下降了18.98%。79.62%的学生经常从正反两方面总结,明确往后努力方向,扬长避短,较研究前的76.19% 略有上升;只是遇到问题时才茫然找其原因,忽视经验教训的总结的人数都有所下降。以上数据表明:在课题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所增强。
4.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认识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调查:
(1)学习的状态与希望(详见分析表一)
问题 |
项目内容 |
百分比(研究前) |
百分比(研究后) |
学 习 的 状 态 和 希 望 |
自信,自律,自我感觉良好 |
66.66% |
73.42% |
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
47.61% |
56.34% |
|
有目标,但毅力不足,时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
14.28% |
13.22% |
|
能够完成学习任务 |
33.33% |
40.52% |
|
自主支配学习时间 |
52.38% |
45.32% |
|
有一定自主权 |
23.80% |
21.80% |
|
家长支持,老师指导 |
23.80% |
33.78% |
以上数据中可见,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受教师和家长的影响较大,家长和教师用题海战填满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导致了学生自主支配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
(2)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详见分析表二)
问题 |
项目内容 |
百分比(研究前) |
百分比(研究后) |
计划制定 |
已成习惯 |
42.85% |
55.12% |
偶尔制定 |
52.38% |
42.34% |
|
从来没有 |
4.76% |
2.54% |
|
计划执行 |
坚持努力 |
52.38% |
60.14% |
不够努力 |
42.85% |
38.26% |
|
时而努力 |
4.76% |
1.70% |
以上前后两组数据经过比较说明,在课题研究人员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在主动性方面有所增强。
(3)自主学习的方法(详见分析表三)
问题 |
项目内容 |
百分比(研究前) |
百分比(研究后) |
学习方法 |
已把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
66.66% |
73.33.% |
一直坚持自己效率不高的办法 |
28.57% |
24.43% |
|
曾试着去实践别人介绍的学习方法,但一段时间后又放弃了 |
4.76% |
2.24% |
|
解决作业问题 |
完全靠自己思考解决 |
38.09% |
76.55% |
把同学做对的作业拿来抄一下 |
57.14% |
23.50% |
|
查阅有关参考书或请教别人 |
4.76% |
0.05% |
以上数据说明:很多学生已掌握合理科学的学习方法,自控力越来越强,自主性学习能力越来越强。
(4)时间利用。早晚自习、双休日时间能有效利用的学生分别达到了86.73%、75.25%、73.33%,较研究前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寒暑假花在学习上时间明显增加,有75.18%的学生能达到五到六小时。
(5)分析表四
问题 |
项目内容 |
百分比(研究前) |
百分比(研究后) |
知识的来源 |
坚持不懈的自主学习与实践 |
57.14% |
60.52% |
课堂老师的讲授 |
42.85% |
39.48% |
|
学习的心态 |
充满胜利自信 |
61.90% |
72.43% |
感到困难,信心不足 |
19.04% |
11.32% |
|
比较有成功的把握 |
19.04% |
26.25% |
以上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自信,也善于坚持自主学习。
本次调查增加了对学生的总评,分数达到81分的有40人,占参与调查人数的62.5%。从这一数据来看,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较强。
五、调查结论
结合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学生在各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
1.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学生的独立性、自控力有所增强,自主性学习能力也随之增强。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了一定的自主性学习方法,并能尝试着在学习中加以实践。
4.对小组活动的热情较高,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并能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总之,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我校课题组采取了一系了策略,如平等性策略、互动性策略、信息化策略、目标性策略、计划性策略、评价性策略、方法性策略等,在教学中转变观念,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让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让学生学习有目标有计划,增强学生自控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通过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自主探索创造的过程,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始终处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中。研究效果明显。
六、几点建议
在调查中,我们还看到一些不足,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1.学生的意志力有所增强,对自己充满自信,但少数学生面对学习的压力缺乏信心。
2.与部分家长的沟通仍需费心费力。家长和学生频频施压,过多地占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部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易受别的因素的干扰的现象尚未得到有效地改观,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繁多的信息会使学生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