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布林的心理感应抗拒理论

(2009-01-11 19:50:30)
标签:

杂谈

考试考完了,接下来我要琢磨琢磨之后要做的事情.

 

在复习<公共关系学>的时候,看到美国心理学家布林的<心理感应抗拒理论>,觉得此理论很具普遍性.也很有道理.在其他方面也同样适用

布林认为,心理抗拒的强弱由以下因素所决定的:

(1)对自由的期望.人们对自由的期望值越高,则当自由被剥夺时,其心理抗拒力量也越大.如果人们根本不期望享有某种行为自由,则该种行为被取消时也根本无所谓,例如,"禁止吸烟"的命令对不吸烟者来说是无所谓的.

(2)对自由剥夺的威胁.有时候,个人的某种自由行为并未被剥夺,只是有可能被剥夺,即这种自由只是受到威胁,这时,人们也会产生心理抗拒且企图合自己保持这种自由.

(3)自由的重要性程度.例如,吸烟成瘾者被剥夺了吸烟的自由,而吸烟对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无法用吃糖等其他办法来代替,从而使他产生很大的心理抗拒力.

(4)是否影响到其他自由.若吸烟和喝酒的自由被剥夺后,会影响他的交际范围,即由于他未能自由地吸烟和喝酒,也就失去了或减少了广交朋友的自由,由此产生了更大的心理抗拒力.

 

下午又看了遍<红>,<红><蓝><白>我最喜欢<红>,每一个镜头都精致地可以用来作电影的海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