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赏析

(2007-05-02 00:51:33)
分类: 戏剧翻译欣赏
 
2005-11-30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赏析
    大文豪莎士比亚举世皆知,其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与《麦克白》。四大悲剧最深刻地表现了古典主义时期的人性论。而他每一个悲剧,分别探讨不同的性格缺陷。 

    《哈姆雷特》是四大悲剧中最早完成的作品,也是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其故事情节也广为人知。在这悲剧中,莎士比亚处理的性格缺陷是优柔寡断犹疑不决。
    哈姆莱特是一个性格非常复杂的人物,他对社会现实善于观察和思考,并曾经怀着美好的理想和善良的愿望。但他对人类的信念突然被母亲和叔父的伪善所粉碎,他感到它所生活的空间是一个丑恶的卑劣的,他对丑恶现象的深恶痛绝、对现实生活的无能为力,这些使他喊出了“To be, or not to be”这一震撼了数代人灵魂的问题。这一问题很难完全译成中文。它包含着“活着还是死去”、“生存还是毁灭”、“忍受还是反抗”等种种含义。这一选择性的语句直接揭示他内心的犹豫不决。正是由于无法对这一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哈姆莱特才长期踌躇和拖延着他早应采取的复仇行动。
    哈姆雷特期望自己的复仇行动,是能满足高贵、道德的要求,经的起死后的审判。但是复仇本身,既有还原正义的高贵性、又有伤害人命的不安感,行动也不对、不行动还是不对!哈姆雷特一再错失机会。克劳狄斯怎么能给他宽裕的时间去妥善处理这些事情。等克劳狄斯终于被哈姆雷特刺死,却赔上了奥菲莉雅、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自己的性命。悲剧就这样结束。
    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哈姆莱特具有着对于人与社会美好的理想和善良的愿望,同时他又观察到社会种种矛盾。他充满激情地要“重整这乾坤”。然而问题如此繁杂,力不从心。他过于专注道德的完善,总想把事情处理得完美。这种极富激情却又极为幼稚的思想最终把他引上了任由命运摆布的不归路。

    《奥赛罗》的性格主题,谈的是怀疑与妒忌存在心中不好好控制,一旦遭到邪恶小人的利用,最终会变成放任自己的嫉妒、笃信自己的怀疑,造成悲剧的发生。
    这个善妒与容易怀疑的主角,就是奥赛罗。他的性格,来源自于他身份地位黑皮肤的主帅。
奥赛罗娶了身份尊贵的苔丝狄蒙娜。苔丝狄蒙娜看中,奥赛罗内心深处的高贵,不顾父亲的禁令委身相随。但奥赛罗身边有一个奸恶小人伊阿古,他气愤奥赛罗重用卡西奥而不是自己,又妒忌卡西奥能被赏赐,于是决定用奸计同时谋害奥赛罗与卡西奥……整个故事由一块手帕走向死亡的悲剧。
    莎士比亚笔下的伊阿古,集奸臣特质于一身,多疑、善妒、猜忌、阿谀、背叛,正是他的存在使得悲剧上演。原本是如此聪明而正直的奥赛罗却被伊阿古若有似无地牵引着,一步一步走入陷阱中,因恃着自己的直觉和认人,冤枉了自己生涯中极为重要的人。他不曾觉得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事。也不曾反省过自己是否错了,而一味地要求他人正视自己的错事。在无人知道自己的错误而希求他能稍作提示时,他又自以为是地认为对方又在装模作样,因此在心底更加地认了对方的罪。到了后期,奥赛罗更倾向于不想听到实话, 因为担心听到自己所不愿听到的,他选择了最坏的做法,牺牲了他可能得到幸福的机会。人性的弱点在此暴露无遗。再怎么亲昵的两个人,毕竟只是两个人,两个不同思想的人,倘若话说不出口,对方是怎么也不会知道的。奥赛罗不只是犯了嫉妒这原罪。还包括了自以为是而不听他人的解释,这样子光凭自己的猜测,是很难会有公正的答案的。

    《李尔王》这出悲剧,跟其它三大悲剧最不一样的,就是性格弱点在戏剧一开始就呈现,不像其它三出戏,性格弱点渐次发展到不可收拾。李尔王最大的弱点,就是无法分辨何为虚伪的奉承、何为真实的感情与忠实。在暴风雨中苦苦挣扎,最后痛苦地死去。《李尔王》讲述了一个国王被自己的女儿抛弃沦为凡人的悲凉故事。
    对李尔王而言,与三女儿在狱中仍是他最快慰的时刻。李尔王终于找到完全不需要依凭外在任何添加的财富权势,便可以拥有的真爱。这是他当年为王当政时,永远无法明白、无法看清楚的。  
    而三女儿与李尔王的死,正说明了这样不依权势财富而有的真爱,在这世间是何等难能可贵,甚至稀少到无法见容于势利的世间。于是李尔王比其它三大悲剧,更强烈的蕴含社会价值批判,与世态炎凉下、真情的难以见容于世间。李尔从一个君临天下的国王变成一个“可怜的,衰弱的,无力的,遭人贱视的国王”,他从自己的痛苦终于体察到别人的痛苦:衣不蔽体,饥肠辘辘,忍受着这样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这是乞丐李尔对国王李尔说的话。 经历了国王生涯的的疯子不同于单纯的国王, 也不同于单纯的疯子。

    《麦克白》是四大悲剧中最后完成的,在性格描述上,比诸前面三部,更成熟更辛辣更单刀直入。记录了一个人是如何从单纯的欲求愿望,到最后会犯下不可赦的罪行的心路历程。
    麦克白原本是有才有能深被器重的大将军,但是在一次得胜返国的路上,他碰到女巫,女巫对他进行了预言:回国后他将被升为爵士。一个预言的应验,让他对另一个预言有所觊觎作一国之首,他内心深处的野心随即生发,他碰到的严峻考验是:如何处置这预言引发出来的野心!正是因为他不断扩张的野心使得悲剧发生并不断扩张。
   麦克白作恶以后,开始惧怕正直的人,进而与正直的人为敌。他又想到女巫的预言……   接下来一段描述麦克白心路历程的独白,表现的是那么写实辛辣,道出多少由一点点的试探、到最终走上滔天罪恶不归路的人性幽暗!莎士比亚透过麦克白与妻子的对话,道出那种得到王位后却不满足的空虚。这空虚,让他们以为是班戈的事业还没成功,所以不满足。这空虚也是他们要杀死班戈的另一个原因。
   当麦克白听到班戈孩子没死,预言仍旧有应验的可能,更加烦乱不安,罪恶感的侵蚀,与对预言的不安,让麦克白几近疯狂。他在跟贵族的宴会上,看到班戈的鬼魂,惊吓不已,胡言乱语。竟使贵族们产生怀疑。麦克白终于彻底的堕落。他主动去找女巫,想得知预言的细节,好对抗预言!他再一次确定了班戈的后代将世代为王。麦克白无法约束他惶乱的心,从此以后,展开滥杀无辜的暴君生涯,任何一种可能危害他王位的疑惑,他都势必要铲除,背叛他离去的贵族越来越多。
   最终,麦克白暴君的滥杀,引发众叛亲离的大战,麦克白死于战争。班戈的孩子果真登上宝座。麦克白那小小的野心,终于酿成无法追悔的罪恶,至终害了自己!http://blog.i530.cn/user34/jamesbondhz/blog/2666472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