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上\下游戏总结
(2010-11-17 14:25:23)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期计划总结 |
大二班上游戏总结
本学期我们根据幼儿的认知,情感,动作,语言,社会性等发展的需要,结合主题,站在幼儿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我们为孩子创设娃娃家,乐乐超市,美美理发店,表演区,小银行,美劳区,图书区,益智区,等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为幼儿提供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场所和施展才能的机会。现将游戏情况总结如下:
(一)整合主题内容,丰富区域内容。
随着主题活动的变化,我们的区域材料和操作内容也随之变换,体现出课程的进展、目标的变化。例如主题活动“特别的我”开展过程中,我们开设了娃娃家,超市,美劳区,建构区等游戏,并丰富各区域内的材料,为幼儿提供建构组合玩具、身体拼图等材料以及图画纸、彩色纸等美工材料,小朋友利用材料精心制作心情图和“我的小书”,大四班的梅悦等小朋友自制的“我的小书”还得到了家长的帮助配上了精彩的文字与照片,许多小朋友在阅读这些自制的小书时流露出羡慕与赞叹。又如在“惊奇一线”的主题活动中教师重点指导美劳区游戏,在美劳区中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线供幼儿编织,同时,为幼儿提供穿线板及其他自然物,鼓励幼儿动脑筋,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活动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大一班小朋友用树枝和细电线绕出的“蜘蛛网”充满童趣与生活气息,大三班小朋友的毛线粘贴画极有创意。
(二)加强游戏的交流讨论,推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我们通常在游戏之前或者游戏结束时进行交流讨论,在游戏中让幼儿的许多奇思妙想得到推广,不断丰富游戏活动的情节。因此,我们经常请幼儿来介绍一下今天做了些什么,你有没有新的建议,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也为下次的游戏设计一些新的游戏情节,也提高了幼儿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交流幼儿的兴趣得到了适时的引发,教师就可以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创造。例如:“梦幻西游”主题开展期间小朋友非常渴望进行表演游戏,“小小幼儿园”里的纸棒教鞭成了 “孙悟空”的“金箍棒”,我们大二班教师发现后就及时地组织小朋友交流,征询小朋友意见后,和小朋友收集了硬纸、橡皮筋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面具,然后扮演西游记中人物的形象,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也使游戏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三)在游戏中幼儿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大班阶段我们非常重视游戏常规教育,制定了一些规则要求幼儿共同执行,如:材料的取放,要求幼儿在游戏结束时能把游戏的材料及时整理放回原处;在图书区要求幼儿能仔细、认真的阅读;规定幼儿每周至少参加两到三次数学区与语言区的操作活动,每周要参加不同区域的每一种活动,而且在游戏结束时能够大胆,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游戏内容,参与游戏评价活动, 运用集体教育的力量对好的行为给予表扬,对不良行为提出改正的办法。经过持续的教育与评价,幼儿已经形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本学期我们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与年龄特点认真开了展自主性游戏,以发展的目光看待每一位幼儿,有效培养、提高了幼儿自主性游戏的能力,并在游戏中促进了幼儿的认知发展、交往、操作、语言表达能力及创造想象力等诸方面的发展。
大班下游戏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我对我们班的游戏做个总结。
我们两个老师能认真学习新《纲要》,贯彻执行《纲要》的精神。在教育活动中突出以游戏为主,充分体现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尽可能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交往、合作等能力,以促进幼儿综合能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本学期,区域活动中,我们开设了如下一些活动区:数学区、科学区、棋类区、手工活动区、生活区、角色游戏区、DIY等。
在平时,我们还扮演配角来参与到游戏当中。例如,幼儿在玩小菜场游戏时“营业员”和“顾客”都很正常地进行业务往来,
教师可以扮演“顾客”介入到中间去,巧妙引导孩子提升游戏技巧。又如,有一幼儿钻在用纸箱做的出租车里面,想玩出租车的游戏,但就是没有“旅客”游戏无法进行,教师扮作“旅客”加入进去,并告诉幼儿我要到天安门去,找谁买票,这名孩子赶紧找来伙伴,扮作售票员,开始玩了起来。教师和幼儿都感觉玩得很快乐时,教师就隐退了。在一边静心观察,关键时刻再登场,当幼儿的游戏只是在一个层面上进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向游戏的高级水平发展,例如,娃娃家里有人正在切菜,教师走过去问:“你做什么菜?”幼儿想了想说:“炒菠菜。”教师又问:“你们有人在做饭吗?”幼儿听后恍然大悟,连忙对另一幼儿说:“你快做饭吧,等一下,饭和菜要一起吃。”两幼儿由同时切菜变为一人切菜一人做饭,他们心中确立了共同的目标:“开饭”并且知道饭和菜是要一起上的。从而使该项游戏由平行游戏转化成联合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