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强老师微博录(10)
(2012-10-03 18:20:27)
标签:
觉醒开悟郑永强微博自然语怡然 |
早上起来,在阳台看到外面花园、树木、小孩和楼房,满眼都是色彩,感觉世界就是由各种色彩组成。然后感觉到它们的形状、移动和变化,心生极大的喜悦、神圣和感恩,因为感觉自己融入了它们并成为它们。
头脑不断地把你带到过去而制造痛苦,恰恰你却喜欢上它的当。正如你已经结婚,还不断努力地想要回到婚礼现场一样。其实大脑一直努力的在做这件事,使你感觉自己一直在受苦,因为不论你怎么努力那个婚礼现场无法达到,它早结束了,正如你无法把一杯茶端到昨天去喝一样。
无法控制舞台的人就干脆拒绝上台演出。这是对自己内心世界深深的恐惧无法接纳而采取的逃避。
写下所有能定义自己身份的纸条,如:我是领导、老板、医生、修道者、策划师、心理师、有钱人,等等。然后统统撕碎丢入垃圾桶,回到赤裸的自己后,再问没有这些身份的我是谁?如果有答案再写下来,再撕碎丢掉,再问剩下的我又是谁?直到确实无法再定义自己时才停下来,看看藏在这些名称光环后面的你到底是谁。
常有人问我,他就是放不下过往的伤痛,应该怎么办。我告诉他:我知道你的能量只能让你放不下,特别是你越想放下时更不可能,这不怪你。只要觉察到自己正紧抓着过往,不带半点抗拒、批判和责怪,只感恩时,紧抓的手就会自然松开,并知道自己一定是选择者,只要选择成为静默的觉察者时一切都会自然放下了。
只顾评论、指责路人的着装而忘记回家的路。这种免费评论员人人都当过,也许你现在还是,评论社会、环境、制度、领导、家人、同事……是放下评论的时候了,别担误了沿途的美景和回家啊!
孩子的眼里沒有错对,大人满脑子都是错对概念,所以孩子才快乐自由,而大人都如笼中鸟郁郁寡欢。
听妈妈话是让妈妈快乐,当孩子的快乐和大人的快乐冲突时,大人都希望自己快乐、自己赢,让孩子成为永远的败将,这样一个失败的人就被培养出来了。家长是爱孩子还是爱自己?!这就是现在的亲子关系,现在的家庭教育!
宗教戒律大多是开悟之人日常自然行事为人的描述,而非常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不要把焦点放在戒律的强行遵循上,要放在如何自然成为戒律上。
在许多人际关系中,人们习惯说些善意的谎言,以避免冲突或保护对方不受伤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失去了对自己的诚实,也放弃了对真理的承诺,所以自己是这次谎言的第一个受害者,而不是别的什么人。请溫和而诚实地说出你内心的真话,不要担心,这对谁都会好,但这需要很大、很大的勇气。
你精心挑选了一件衣服回家,过一阵子你觉的它并不适合你,你只怪自己当时太粗心,并不指责那件衣服。但奇怪的是你用多年精心挑选了自己心仪的对象,结婚后发现并非自己想要的人,而你却只一味地指责对方的不是。
不带任何偏见和抗拒的观念温柔的去接纳每个人、每件事,包括自己的过往种种遭遇和行为。这样为别人也会为自己留出了一条路,叫开心之路。
亲人有情绪时,你要尽量给他大量的空间来表达自己,你只学需会真诚的聆听、聆听、再聆听,最后自然就处理好了!千万不要抗拒,抗拒等于给他加油,使之更强化和坚固。这过程中自己情绪升起时你也只是静静地看着情绪后面的推力在哪里即可,不要评判时,你的情绪就悄悄泄气了。
我们多数情况都活在“狐假虎威”的假相之中。比如有人对你好,也许看中的是你手中的权利或你口袋里的东西而非你这个人;你出差孩子盼着你回来,不一定是想你而是想你这次又会带什么好东西送给他。所以别人对我们,我们对别人真的好吗?!大多不是的,看中的是虎而非狐,我们本身大多都是狐!
人都以为财富、工作、爱情、生活要达到某个追求的目标才是完美的。其实真相是你无法设计出一个称为“完美”的东西或目标。因为你的完美是建立在“认定当下的不完美”基础之上的设计,而这种认定恰恰是个错误,当下存在的一切都是神为你精心安排的,是最完美的安排,你无法放弃最完美再设计出它、找到它。这种骑驴找驴的游戏在人类身上,已上演了几百万年了!
耶稣的十字架是个神圣的象征,它暗示了超越时间的垂直层面(纯净的存在、本然的完美)与水平层面(无尽的发展如时间)交会于永恒点,这个点就指当下。只有当下,其它都不能真正存在,耶稣是告诉世人要活在当下!
不接纳自己将使自己变得不完整,拥抱自己每一个部分吧,无论它是什么!
修行开悟的终极果实是过着开悟的生活,不是修道的理论、方法、层次、身份或其它什么东西。离开了生活的修行对自己本身均是无意义的!这种生活外在非常平凡无异于常人,但内在无限的宽广与宁静没有冲突,没有痛苦。
静静地聆听别人,不要做任何外在和内在的评判,这时他讲的内容已无关紧要,而是你宁静的磁场悄悄的铺展开来,把他与你包容起来成为一个统一场,在这个场中并无对手、别人或矛盾了,只有合谐。如果你从没体会到这个聆听、倾听的秘密那是你心没静下来(一直伺机反驳对方),磁场力量太小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