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底,《生命线》栏目主创人员迎新年会餐后留影
惭愧的是,那时的我不是主创。
当时中心还有《军事纵横》、《后勤战线》、《军营文化》、《和平树下》、《祝你成才》、《军事百科》等十七个栏目在运行,《生命线》取“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之意,定位就是反映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1996年9月我来到这个栏目,当时的机房还在干休二所的五楼。一直到97年六月,我基本都在打杂,哪个编导都可以找我做场记、记同期声,此外还有联系采访、联系赞助等边缘性工作。下半年跟编导一起外出拍过几个节目,也只是做撰稿。这一年我的收获,就是这些工作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有了触电的感受。
98年中心对栏目进行了改版,我们开始做《祝你成才》,我独立负责《学海书山》版块,每周五分钟。 99年中心再次改版,《祝你成才》只做教学版,增设《军事百科》栏目,每周五十分钟,我负责其中一个科普类版块《迷彩世界》。虽说只有短短十分钟,但是要保障每周按时播出,也非易事。这年,加班熬通宵是正常的事。也是从那时起,我好像穿上了红菱舞鞋,再也无法停步。
2000年是跨世纪的一年,从长江的上游到下游,我跑了十几座城市几十个县,《长江行》的日子,辛苦而有意义;
2001年新年,我在济南度过。这一年的《沿海行》,我奔波于山东和福建沿海,曾有波澜的记忆估计大家也都有过。同年,成立《国防时空》;
2002年,只做了几个零星小片。这一年最大的成功,是小宝宝的诞生。
2003年,这一年并不平淡,尽管有“非典”,从《军旗飘飘》到《荆楚行》,我们依然繁忙;
2004年,《齐鲁行》,管叫别人笨笨的我,两次在山上滑倒扭伤了脚,以至于第二年手术取出鹅卵石大的肿块。不过,跋山涉水的日子苦中有乐;
2005年,《回延安》、《呼唤和平》;
2006年6月26日,《和平年代》开播;
依然从事着不变的工作,但已学会了波澜不惊地默默度过.
十年风雨十年情,这十年让我历练,让我成熟。我和大家一起,在电视的漩涡里,旋转、变化。
我常常体会“痛并快乐”的滋味;
我总是保持十年前的激情;
却又陷入十年后的迷惘;
十年在人生中也是一段不短的岁月,的确一言难尽。记忆中的东西不仅仅是笔墨中这几个片段,还有很多很多留待年老时逐一盘点。
就在发博的这一天,照片上这几位重又相聚,引发我关于十年的感想。这几天没来及更新此文,一是忙于诸多杂事,二是本想一同发上来此次的新照,让大家也叹息十年岁月带来的沧桑。可惜的是,照片现在也没传到我手上。怕电视民工再说我漠视他的抗议,匆匆发上此文,浮光掠影地述说十年。
当然了,如今的我已没有了照片上的稚气和年青,大家不看也罢。倒是有些个问题,不知您是否认同?
走过我们身边的人,来去匆匆。我们也常经过别人的身旁,步履繁忙。人的一生,会经历几个十年?在下一个十年中,我们又会经历哪些事、哪些人?
每天醒来,看看窗外明媚的阳光,便会有荒废昨日的悔意和立志今日的决心。而当日历一天一天翻过时,也常常审视自己的心灵:“如果回到十年前,人生的路是否会重新规划?”
不再感慨过去的十年,不可虚度今后的十年。我是一个读了十年的小学生,期待迷惘之后的顿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