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伏已至,此时养的好,一年生病少!

(2019-07-14 09:06:49)
标签:

杂谈

初伏已至,此时养的好,一年生病少!

佛心无花果 前天

>>>>712日,初伏。

导语:初伏,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这是真正暑天的开始。初伏是真正暑天的开始百姓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伏期结束称出伏。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17f083d4cb8aaeacf6f4d50a6d9495e6.jpg

今年的初伏时间为712日至21日,三伏天的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天气总趋势是逐渐从干热到闷热,从“烤箱”变 “蒸笼”。这样的天气极容易中暑,尤其是在高温下工作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319b2b5377bafc1c449437a12384da9f.jpg

民间习俗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6种饮食习俗

1、饺子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入伏的时候,刚好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谷满仓,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在北方,入伏天肯定要吃饺子。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f4e22e76e8ae916fab1de1c969b60df6.jpg

2、馄饨

在南方部分地区,如上海等头伏要吃馄饨,其实对于南方人来说,馄饨和饺子几乎是一种食物。上海人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说法。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1dad0a3ca2dd15425d38b15923a52c67.jpg

比起水饺,馄饨个小皮薄,煮熟后有透明感,另煮馄饨费时短,煮水饺过程则需多次加凉水,方保证熟透。

另外还有一点,水饺重蘸料,馄饨重汤料,在广东地区尤其突出,鸡汤、肉骨头汤是汤底的首选。我们这边吃馄饨还常配面一起,称云吞面。

3、火腿

杭州人“头伏火腿二伏鸡”。中医认为,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为最佳。

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营养不足。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08da1de1ed1f9cf31a6d8f14143ece13.jpg

4、汤面

入伏第一天,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习俗,南方如上海是吃馄饨,广州是吃汤面。

面条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而且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面条煮熟后会变成400克左右,因此能产生较强的饱腹感。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5fc2e14f9c51657e8fe0d9ea1601e5eb.jpg

此外,面条能够刺激人的思维活动,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需要一种碳水化合物占50%的食品,面条就是人的大脑所需要的食品。硬质小麦含有B族维生素,它们对脑细胞有刺激作用。

5、鸡

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相对来说,江西、湖南人三伏天养生吃鸡倒是很有几分科学根据。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a11572c307bef9f102d350b358142660.jpg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

在炖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这样一来,可做到发散体内蕴寒,防止秋发寒病。

6、羊肉

“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众所周知,羊肉是发汗的食物,是冬日里再好不过的美食,徐州人却迎难而上,在一年中最热的伏天吃加了红油辣椒的羊肉。

“伏羊节”是徐州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开始,在之后的一个月里,徐州百姓集聚在各个酒店、饭庄、羊肉馆、烧烤摊,吃羊肉,喝羊肉汤,故曰吃伏羊。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0222accfeef0076acf97fb23f5e12c98.jpg

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是以食为疗的大创举。医生建议,夏天吃伏羊,水液损失很大,容易使人体电解质出现紊乱,老年人、孕妇、幼儿等身体较弱的群体,均不适宜大量排汗。

吃伏羊时,应多喝水避免排汗过量,还应多食用偏咸一点的食物以补充电解质。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7f11a295c36eb1ad3f4d9f229d48cd40.jpg

三伏天身体最怕6件事!

1

、颈椎最怕吹

天气热自然很多家庭都长时间开着空调,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1adcc593b203d6d99740ead80fc24377.jpg

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摄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

2、喝水最怕快

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体吸收得最好。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55ede40979a43eea61adb513800cbc19.jpg

3、晨练最怕早

研究表明,夏季早晨6点前,烧煤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产生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各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聚集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此,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点。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65fee30566742b90810091e8f529ef43.jpg

4、眼睛最怕晒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

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淡绿色防紫外线效果最佳。另外,可以多吃点养眼的食物,比如桂圆、山药、胡萝卜、红枣等。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111a3a6faf67f2df716e7c804901c124.jpg

5、家里最怕灰

夏天闷热、湿度大,使得灰尘更容易附着在空气里,进入人的皮肤和体内。由于肉眼很难发现,人们常常疏于清理,它们长期飘浮在空气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为空气中尘螨及霉菌孢子的栖身地。

这些脏东西会趁机进入呼吸系统,进而引发哮喘、鼻炎等多种疾病。建议夏天增加清洁的次数,两三天打扫一次。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779d7d6aa58f18fa207add22dd00bebc.jpg

6、肠胃最怕凉

夏天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建议,这个季节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在夏天,细菌、病毒、不洁食物等都是引发胃肠疾病的原因。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bcd177d189b61e2b2021ff0dc87a01ef.jpg

如未经彻底煮熟的虾、蟹等海鲜,还有人们喜欢吃的凉菜、水果如果没洗干净会引起急性肠胃炎。再加上高温环境下,食物储存不当会迅速变质,如不慎食用,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专家提醒,“病从口入”,饮食卫生是保护肠胃的第一步。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bdec6cf963d407579a18bd20fc26865b.jpg

三伏天怎么吃最养生?

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1f800d31d701cb231e1d8a6fca350fa9.jpg

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水养生。

01

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2236717ac83885fd0e1445852c1d114a.jpg

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faf63e1cb2de8d57317d033bc026da2b.jpg

02

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aa9c5f8cd7907877693dffcf6d731068.jpg

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19edfba6eb92ae79958fc511406023d9.jpg

03

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ef040f66fe24221d9f9bd48566ca4ee1.jpg

04

补水养生

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1fcb52f29a1ba1ccb01174d906fcd9cc.jpg

防暑小知识

防暑是人们永远需要重复的话题。露天工作者和老人、婴儿、病人是最需要注意防暑的。其实只要注意采取措施,暑热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多喝茶水、绿豆汤,多食清淡食物,勤洗澡、勤换衣,保障充足的睡眠,外出采取防晒措施,活动不要过量,避开中午时段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疲劳驾驶。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2AE480AE-176C-4ED3-934D-B9BD236705A4/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c0c4ddcfdd20edcf54b82b883dcb55f5.jpg

【文章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