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隔夜菜不能吃?会致癌?做好一件事很关键!
微医全科 微医
夏天到了,平时下厨的朋友一定能明白那种感受:做顿饭一斤汗!所以有不少人会喜欢一次性多做点,这样就可以放入冰箱第二天继续吃。
可是隔夜菜致癌的消息每年都会出现,就说昨天吧,钱江晚报就出现了一则新闻《赶紧告诉爸妈!浙江一对老夫妻先后查出大肠癌,医生痛惜:这是“夫妻癌”,太省了!》,并迅速在朋友圈刷屏!
新闻中这对浙江台州老夫妻,先后查出乙状结肠癌。医生称,“夫妻癌”的产生主要与饮食习惯、情绪、环境污染等有关。经问询分析,这对老夫妻发病原因存在共同点:生活过于节省,经常食用隔夜菜,有时把隔夜的和新鲜的菜一起炒了吃。这些习惯可能和两人患癌密切相关。
纳尼?!隔夜菜真的就不能吃了吗?
隔夜食物致癌的「真相」
不少隔夜食物被扣上「致癌」的帽子都是因为亚硝酸盐,事实上,几乎所有的食物中都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其中蔬菜中更多,因为蔬菜中的一些还原酶会把蔬菜中的一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而隔夜的食物,如果被一些细菌污染了,细菌的生长就会促进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虽然有毒,但它本身其实并不致癌。只是当人们吃进含亚硝酸盐的食物,它在人体内可能会转化亚硝胺,这才是真正的“致癌物”。
不过,大家也别慌,毕竟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即便是有毒,只要在“安全剂量”范围内就不会致癌或是对人体造成危害。
对于日常食物、饮用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目前国家标准是这样的:
熟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残留量不超过30mg/kg
酱腌蔬菜的残留含量不超过20mg/kg
生活饮用水则是1mg/L
也就是说,只要符合上述标准,那么这些食物可被认为是安全的。了解了这一点后,我们就可以来详细说说下面5种隔夜食物了。
隔夜菜、隔夜茶、隔夜西瓜……
这些食物还能吃吗?
1.隔夜饭菜
隔夜饭菜中的亚硝酸含量其实并没有传言中那么多,据目前各类试验结果来看,放置24小时以上的剩饭剩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最多也不超过8mg/kg,远低于上面的国家标准。
而且剩饭剩菜大家摄入量也有限,还不至于会达到中毒、致癌的水平。
所以,隔夜饭菜还是可以吃的,但是剩菜怎么吃也是有讲究的:宁剩荤菜、不剩素菜和凉菜,蔬菜不建议剩24小时以上;荤菜当天吃不完可以放冰箱,但吃之前要彻底加热。
总的来说,新鲜的隔夜饭菜好一些,如果是吃剩的饭菜,容易被细菌污染,平时应尽量少吃。
2.隔夜茶
都说 “隔夜茶,毒如蛇”,而且放置一夜后的茶水颜色会变深,让人更不敢喝了。确实,放置一夜的茶中所含的亚硝酸盐含量也会比刚泡好时有所升高。
以常见的普洱茶、菊花茶、龙井茶为例,放置12小时和24小时后,前两者的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2mg/L,龙井茶略高,大约在0.26mg/L左右。但是,这些都仍低于国家1mg/L的标准。
所以,隔夜茶还是安全的,可以喝。不过鉴于茶水放了一夜后,风味和营养都损失不少,所以还是现泡现喝最好。
另外,喝茶时别嚼茶渣,因为茶渣中可能含有微量的铅、镉等重金属元素,以及一些不溶于水的农药。
3.隔夜凉白开
本来自来水中就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据有关实验测试,烧开后的自来水亚硝酸盐大概为0.021 mg / L,而且烧开后超过30分钟,亚硝酸盐的含量就趋于稳定,隔一夜变化也不大。
所以,只要是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的饮用水,隔夜喝也没问题,但放置时间建议别超过2天。另外,为了避免空气中的细菌污染,盛水的杯子要干净,且最好把杯盖盖上。
4.隔夜西瓜
每年夏天,总会出现几条跟西瓜有关的健康新闻,比如:
女子吃一块隔夜冰西瓜致小肠坏死!
驻马店六旬老人吃隔夜西瓜险送命,怕扔掉浪费
男子吃过夜西瓜肚子疼,送医后被推进手术室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因为西瓜“隔夜”了,而是因为西瓜本身已经滋生大量细菌,细菌进入肠道后又跟着血液“跑”遍全身,侵入器官。
因此对于西瓜,常温下切来后储存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小时。
没吃完的西瓜,建议包上保鲜膜尽早放入冰箱冷藏,但也尽量不要超过24小时。当把冷藏的西瓜继续拿出来吃的时候,可以把表面约1厘米的部分切掉再吃。
吃隔夜菜,做好这件事最关键!
虽然上面说的这些隔夜食物可以吃,但并不是鼓励大家去吃隔夜菜,尤其做好一件事很关键——减少细菌污染。所以,对于隔夜食物,我们可以保存:
1.没吃之前先分装盛好
食物刚出锅,还没吃之前最不容易受细菌污染,所以做菜完最好先把一部分盛出来放到保鲜盒中。(并且容器一定要保持干净!可用消毒柜或高温蒸煮的方式进行杀菌~)
2.尽快密封冷藏
如果无法做到出锅后立即分装,那么大家也应将吃剩的食物尽快密封,并放入冰箱冷藏。
3.吃之前一定要热透
当把冰箱中冷藏的隔夜食物重新拿出来吃时,无论荤菜、素菜,都一定要热透,彻底高温加热是杀菌最好的方法(加热到100,保持沸腾5分钟以上)。如果是生的蔬果类,建议切除最外面的一层。
如果以上三点你都做不到,那最好还是别吃隔夜菜了。最后多说一句,癌症的发病原因总是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将癌症简单地甩锅给某个单一的因素(比如隔夜食物)是非常不科学的。
*本文为微医全科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