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如何做到有针对性的科学练声
原创: 刘聪老师
发声练习过程中,是以声音效果和发声器官肌肉适度的标准去调整发声器官的机能和状态的,每个人发声器官的构造、嗓音条件、声音类型、发声习惯各不相同,因此,并不是每一种类型的练习都必须唱,而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练习,而且不同的学习阶段,选择的发声练习也是不同的,但一般情况下,开始的练习总是选择元音和比较平稳的音阶开始练声。
一般来说选择“o”或者“u”之类的比较圆润的元音开始着手练习,因为这些元音容易形成需要的空间,比较容易保持喉咙打开的基本状态,也比较容易形成喉咙空间的状态。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歌者应根据自己的感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母音来练习。我们在练习中要多动脑子,善于思考,千万不能一个劲地傻唱。
那么,练声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嗓子,适当地练唱,发声练习的时间,初学时20分钟一次为宜,以后逐渐地加至半小时或一小时,坚持每天练习最重要,绝对避免用全音量来练习。大声地乱唱,容易使歌唱器官受损。
2)在没有能力唱高音之前,切勿做高音练习,经常唱一组你最满意的音,选择曲目更要谨慎,不要唱不适合自己的曲目。
3)每次练习应有新鲜感,精神集中,感兴趣地练习。
4)练习时要多用慢的、短的乐句作为最初的练习。
针对性的练习:
如果你马上要参加演出或者比赛,不要在演唱之前做大量的重体力练习,不要把自己的体力跟状态留在台下,造成上台无力,所以我们要针对演出歌曲练声,例如你要演唱的歌曲高音的开口音多,那么你只要针对性的练习开口音就会更好的起到“针对性练声”的效果,乃至以你也可以直接练习你即将演唱的歌曲的最高音,是什么字就练习什么字就可以了,这是更加针对性的练声。
练声会为唱歌的人带来很多好处,会增强你得技术以及气息机能等等,但是我们一定要学会有针对性的聪明的练声,不要一个劲儿的瞎喊瞎叫,这样不但起不到练声的作用,还会给自己的嗓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造成嗓音疾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