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真棒”,是给孩子的一种“毒药”&好的家庭,绝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2018-06-25 09:16:06)
标签:

杂谈

“你真棒”,是给孩子的一种“毒药”&好的家庭,绝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你真棒”,是给孩子的一种“毒药”

作者:艾小羊

为人父母,要用心感受孩子成长路上的困境与挣扎。

在新加坡从事幼教工作的琳达回国度假,跟我探讨育儿问题。

“我发现中国父母有个特别不好的习惯,喜欢吹捧孩子。

前天我去商场,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自己吃了一小碗饭,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简直像看到地球之光一样,围着说‘你真棒’。

这么大的孩子自己吃饭,难道不是他的本分?”

这个问题说到我的心坎里了。

我当然特别理解父母的心情。作为在打击、贬低教育环境里成长的一代,我们太明白肯定教育的重要,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勇敢,不要受跟我们一样的苦。

但正如琳达所说,随随便便赞美一个孩子,并不能让他们树立自信,相反使孩子失去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敏感、脆弱、自恋,只能听好话,不能挨批评。

一个家长跟我抱怨她女儿。女儿从小在赞美教育中成长,不仅在家人人夸,幼儿园还有专门的活动,让小朋友互相点赞。

哪个孩子上课回答问题,或者帮老师做值日,其他小朋友一起鼓掌,说“嘿嘿你真棒”。

她慢慢发现不对劲,孩子做任何事情似乎都是为了得到赞美。

读小学以后,情况变得更糟,因为不能经常听到“你真棒”,她变得不喜欢老师,有极强的挫败感和逆反心理。

这个孩子的问题,几乎是信奉“表扬出贵子”家庭或早或晚都会遇到的问题。

首先,过于泛滥的表扬让孩子失去规则意识。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本分和职责,容易因为获得赞美太容易,而丧失进步的动力。

如果把孩子比作海豚,海豚游泳,不会获得奖励,它顶球、套圈,才有小鱼干。

但我们太多父母,过早献出了自己的赞美,让小海豚们觉得只要会游泳,就是世上最厉害的小孩,懒得再花时间和精力,学习顶球和套圈。

其次,过于草率的表扬,让父母与孩子都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我见过一边刷手机,一边对孩子说你真棒的家长。我忍不住问他,你觉得孩子棒在哪里,他抬头茫然地看了我一眼,说他自己看书,没来烦我,就很棒啊。

而他的孩子,正在书店的童书角一页页撕书,玩得兴起,没空去烦爸爸。

第三,没有区别和分析的赞美,容易造成孩子的讨好型人格。

如果赞美是一种教育,它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内观,拥有挑战未来的巨大能量和优良品格。

随随便便,无时无刻不在赞美孩子的家长,只是为了暂时安抚孩子,让他们安静、听话、懂事。

孩子人小鬼大,很快就明白了做什么、怎样做,会让爸爸妈妈高兴。

为了收获更多的赞美,他们可能失去对自身喜好的判断,变成心机小孩,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脸上笑嘻嘻,心里想骂人。

赞美教育的盛行,是速食化在教育上的折射。每个父母都希望一天说100个你真棒,就能收获一个完美自信娃。

告诉你们,这!不!可!能!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Angela Duckworth,在对数千个样本分析后得出结论:

决定孩子未来是否能够成功的,不是漂亮的外表、社交智力、很高的IQ,而是坚韧的品格、顽强的毅力,是抗压和抗挫折能力。

父母的随口赞美,让孩子失去的正是“坚韧”这种最宝贵的品格。

往往,喜欢随口赞美孩子的,跟喜欢随口打击孩子的是同一类父母。他们最大的特点是不动脑筋、简单粗暴、懒得观察,无力与孩子进行灵魂深处的交流。

我们小区有个妈妈,孩子小时候跳得高一点,她说你好棒;跑得快一点,她说你真聪明。

等孩子上了小学,经常看到她在路上骂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

过于随便的赞美,有时候是一种洗脑,让父母慢慢相信了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一旦孩子力所不及,父母先被挫败感打倒了。

父母都不能正确理解人生的困难,怎么培养孩子坚韧的品格?

每个人的成长路上,最重要的不是做得好的时候被赞美,而是做得不好的时候被鼓励。

一个读者以前一直觉得父亲特别严肃。小升初,她读了本市最好的学校,第一学期考了全班倒数第五名,对于她这种“别人家的孩子”,简直是世界末日。

父亲却笑着对她说: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下次考倒数第10,我就买个新手机给你。”

期末考试,她已经到了全班中等。初二的时候,她重新回到了前十名。

她现在在英国读书,每次遇到困难,都会想起父亲当年的淡定与幽默。她说再动听的赞美,都比不上天塌了的时候,家长的淡定从容。

父亲让她明白了,人生是长跑,不必只争朝夕,战胜困难的过程,比名次和荣誉重要。

正向的肯定教育,从来不是简单的“你真棒”,而是考验父母细心、耐心和智慧的大工程。在这里,小羊给大家几点建议。

说“你真棒”,不如告诉孩子,这次好在哪里。好好吃饭,认真写作业,按时睡觉,收拾自己的房间,都是孩子的份内事。值得夸奖的不是他做了,而是他为这件事付出的努力,是他战胜自己的过程。

当孩子克服困难完成一件事,除了说你真棒,请多问一句,你是怎么做到的。让孩子进行自我分析,明白自己是如何进步的,下一次,遇到困难,他就不会随便放弃,这一点,对于培养孩子坚韧的品格非常重要。

孩子成功的时候,给他拥抱,失败的时候,给他肯定。失败的意义,不是让我们哭泣,而是爬起来,从另一条路通往成功。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能否跨越失败,把人生变成长跑。

随口的赞美,是孩子成长的毒药,甜而无用。

为人父母,要用心感受孩子成长路上的困境与挣扎,不是你好的时候,我肯定你表扬你,而是无论你怎么样,我都接纳你帮助你,这才是最好的赞美。

好的家庭,绝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文/钱志亮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千万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

“悲剧”一词,让不少父母心里为之一震,但这句话确实令人深思。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我们太把孩子当回事,家里永远是孩子第一,不仅把孩子变得会以自我为中心,也会忽略了对自己的关注,对伴侣的关心。

幸福的家庭,都不会让孩子地位高于一切。

01

再爱孩子

也不能让他的地位比你高

赵薇曾经在综艺节目《中餐厅》中和几个妈妈交流育儿经,有个妈妈说:“昨天问孩子,以后要不要跟我一起出去玩,孩子说不要。”

赵薇问:“为什么,他看不上你哪里?”

妈妈说:“哪都看不上,我在家里的地位被排到最后。”

赵薇说:“你不能让一个孩子在家里的地位这么高,将来你老了,他也觉得你没那么重要。不能太把孩子当回事。”

没错,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的地位越高,父母的地位就越低,教育孩子时就越困难。

当家长以孩子为中心,孩子自然而然地认为:在这个家庭里唯他独尊,他的要求,父母要满足,父母的要求,他学会了抗拒。

时间久了,他就只在乎自己想要的,自私冷漠不自知。

所以,别让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人一等,否则,等你老了,就会尝到自己种的苦果。

02

再爱孩子

也不能把孩子看得比伴侣更重要

在很多家庭,孩子不知不觉成为夫妻之间“第三者”。

办公室里有位年轻的姑娘,有了孩子之前,小两口感情很好,但有了孩子之后,姑娘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丈夫似乎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可有可无。

前段时间,遇到她的先生,问他最近的变化,他只是苦笑着说:“有了孩子之后,我们两个人生活变化得挺大。已经很久没有一起安静地吃个饭、看个电影了。”

这种体会,很多人都有,有了孩子,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忽略了自己的伴侣。

其实夫妻是每个家庭的核心,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应当始终居第一位,其它人只能退后其次,即使这个人是孩子。

对孩子来说,父母之间流动的爱和温柔,就是最好的滋养。

人们总说:“结婚久了,爱情就会变成亲情。”

其实这是很糟糕的,一段婚姻里,如果没有爱情,只剩下亲情,那么这段婚姻绝对是有问题的。

别因为孩子, 忘了如何相爱。

03

再爱孩子

也不能因此忘了爱自己

有的妈妈,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完全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和追求。

微信昵称头像,都变成了孩子;

休息的时间,都变成了陪孩子上补习班;

和朋友见面,话题也都围绕着孩子......

社交圈子越来越小,兴趣爱好也越来越少,很久都没在意过自己是不是过得高兴,不知不觉中,我们把人生的价值、希望、重心,全都成了孩子。

有个妈妈曾经对我说:“我每天围着孩子转,我把我的一切都给了孩子,而孩子还是各种问题,甚至越来越叛逆。”

了解之后才知道这位妈妈全职在家带孩子,没有自己的爱好和空间,夫妻关系很一般。

她过得并不开心,经常不自觉地带着抱怨和脾气去和孩子相处,后来孩子大了,学会了反抗,于是恶性循环。

辛夷坞说: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人首先要爱自己,我没有办法一无所有的爱你。

教育,不是只让孩子努力,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

千万别因为爱孩子,忘了爱自己。

无论您有多忙,请花1秒钟的时间把它放到你的圈子里!可能您的朋友就需要!谢谢!

我们尊重原创,文章和图片源于网络和网友推荐,如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欢迎原作者联系我们。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