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7-08-29 唱歌一
口型的大小会对声音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歌唱者来说,人体本身就是一件乐器.如果我们这个乐器频繁地改变形状大小,就会使声音的音色不稳定,音色更是不容易统一。
通常我们的腔体在演唱时会越到高音越打开,这里所说的打开不仅仅是张大嘴巴.也包括喉咙和牙关的打开。例如,在中低声区如果张一个不合适的大嘴巴就会使声音空洞、散、白.没有光泽。而在高声区.如果牙关紧闭,不打开又会发出挤、卡、捏的声音。
这就说明嘴巴的开度要适当,什么是适当呢?请你想一想,如果你要跟别人说话.事先是不是想过要张多大或多小的嘴呢?如果你受到惊吓.大叫一声,是不是事先 想一想要张大嘴还是张小嘴呢?显然.我们可以根据语言和音高自动地调控嘴巴的大小.如果.你在歌唱的时候能够根据语言和音高来表达歌词.许多的问题就变得 简单了。
当把语言交给生活.你会发现自己可以本能地调整口腔的大小.但这时候的语言不等同于白嗓子喊叫.请尽可能用普通话朗读来表达歌词.进行咬字吐字. 并且尽量保持口型较小的动作。因为过大的口腔会影响声音的变化、音色的统一,多数有张大嘴唱歌习惯的人.他们的喉咙是没有完全打开的。所以有人提出这样的 观点:歌唱时前面的嘴不要张得太大,要尽量把里面打开。理想的状态是里面打开.前面也适当地打开。因为口腔的前面张太大,会使口腔深处无法打开.而嘴巴张 得小一点.更有利于喉咽腔的打开。
所以.嘴巴张开的大小决定着声音的共鸣、圆润、统一等很多相关问题,建议大家尽可能根据自己的生理情况.合理调整歌唱时口腔的大小。
歌唱家都在练的秘诀:叹气开口、叹气哼鸣、叹气丹田,三招练出好歌声!
2017-08-29 唱歌一
歌唱状态如同乘坐电梯,人始终站在电梯上,随着电梯下降,人和电梯,就是声音与叹气的关系。“叹着唱”,瞬间让声音和气息沉稳下来——保持放松状态,将气自然下叹,再吸气。发声时,每个声音随气息“抖落”下来,包括高位置的哼鸣、元音(咬字)的发声等等,都自然地放松、灵活。
连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都这样唱!掌握“叹着唱”,声音和气息就能稳定、扎实,音色动听,演唱也能轻松10倍!本次课堂,老师将教大家“叹气开口、叹气哼鸣、叹气丹田”这三个歌唱家都在练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