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的下午,去工商银行办事。有好多人排队。且速度很慢。大家都在说:问什么这么慢?
外面还下着大雨,里面的服务柜台没有空的。真让人纳闷,等得心烦。不一会又有人在问,你们工行怎么搞的?此时一位穿着银行工作制服的小姐給大家解释道:“我们也没办法,大家只有耐心等。这里有一位带着全是一分纸币、一元、五元不等的零碎钱。金额将近二、三万多。工作人员要一一清数。好多银行不受理的。我们又不能不收。而且他们基本上隔天就要来。你们等不及的顾客就不要等了。换个银行办事吧。”话没说完。大家议论纷纷。---真讨厌。烦人。这个人是哪里来的?这个人这个人是干什么的?怎么会有这么多零碎钱?是卖鱼的?是卖姜葱的?不至于吧?是讨饭的要来的吧?”我们也不知道。”银行小姐这样回答着。也有不少人,尤其是年轻的等不及,边说边起身离开了座位,然后离开了银行。
此时我望去,柜台前一位50开外的,侧面看去脸膛黑黑的男子。坐在服务柜台前。只有这个背影在眼前已经有好长时间了。对,是这个人。透着玻璃栏,一叠一叠的一分不等的零碎钱还在台面上。年轻的银行工作的小伙子,正专心致志的低着头在清点着。对,刚才银行大堂的经理小姐是说:全部是零碎钱,我们要一张一张清点,点钞机都不能用。这样的事情让人碰到,真是怪怪的。已经等了这么多时间了,就继续等。也没办法要办的事情非得在柜台。如果换个银行,估计路上来去的时间也差不多。大家都向这个人投去讨厌的眼光,议论纷纷的话一定也进了这个人的耳朵。可是这个人好像一动不动,径直地坐着。
我看这个人,说他是正儿八经做生意劳动所得的零碎钱吧,不像。是卖鱼卖菜的,脸不会这么黑,身上不会穿戴这么整齐,他也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是劳动所得。也不至于隔天两头有这么多零碎钱。说他是讨钱的,又没有讨钱人那种可怜巴巴的样子。腿脚利落,眼不瞎耳不聋,没那种迹象。也不至于讨的那么多。对大家的讨厌他只是偶尔地回头,任你们去说。真是难以琢磨。记得平时尤其是下班的时候乘地铁。当然是世博前。几乎每天有讨钱的,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外地妇女,还抱着小孩。还有不少年少的男孩女孩也在讨。尽管地铁喇叭一直在宣传。每每碰到这些人,我总要说她们:为什么自己不去劳动、不去工作挣钱,有困难去找政府,不要到这里来讨。常常也会得到大家的呼应。最早以前,有讨的我总给的,看了报纸,听人讲了。我再也不给了。我还听说,有个讨钱的被自行车撞了。于是两个人吵了起来。当说到赔钱多少的时候,你知道讨钱的人说什么吗?他说:“你知道我一天的代价是多少吗?一万五一天。按这个价算,你赔得起吗?你要陪我多少?
是啊,这很引人深思。给钱的赔不起讨钱的。也许那个柜台前,隔日三岔解零碎钱的莫不是讨钱队伍里头吧。
一分二分、一元五元,居然也能积少成多。变成厚厚的一叠。面对讨钱的,朋友您给过他们吗?您觉得给好还是不给的好?银行要隔日的接待这样的顾客,当然不可拒绝。但对大家的影响,是大家应该要有耐心吧。这种社会现象正常吗?我脑子有点乱了,罗嗦了半天也说不清。
终于,我的号叫到了。算来一共等了一个多小时。前面已有好多人走了,否则时间更长。等我办完了离开银行,那个人还在。我很敬佩工作的小伙子。不知还要清点多少时间--零零碎碎的钱。
但我希望自己下次去银行的时候,再不要看到、碰到这样解“零碎钱”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