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掌门师太”在沪谈一“高”成名
(2010-07-04 00:18:18)
“掌门师太”在沪谈一“高”成名
安婧
为备战12月1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在东方艺术中心的音乐会歌剧《魔笛》,郭淑珍于近日来到上海,早报记者采访了这位年近八十、被誉为“掌门师太”的老艺术家。3个小时里,她侃侃而谈,细数自己30多年来的教学经历。
“往高里唱毁了很多人”
郭淑珍曾先后为自己两位在音乐界已颇有名气的学生改变声部和唱法。据说,在当时的音乐世界“就像炸开了锅”,一时间各种争议、怀疑、压力纷至沓来。而郭淑珍始终坚持自己的专业判断,不为所动。如今,再没有人质疑她当时的执着,因为这两名学生吴碧霞和邓韵后来在演唱上的成功突破和比之以往更高的成就已是最好的证明。
“相信科学需要勇气,来不得半点虚假。”郭淑珍说:“音乐界存在很大的误区,很多年轻人都想往高里唱,不考虑自身的嗓音条件。这毁了很多人。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不少学生都是以男高音的声部考进来的,经过正确调整,以男中音的声部毕业的。其实,在歌剧表演里适合中音的角色也很多,发展空间更大。”郭淑珍这样劝诫许多想一“高”成名的年轻人。
而郭淑珍的学生吴碧霞,则是在其指导下,由原先的民族唱法转到了美声唱法。吴碧霞至今为止是中国唯一一位既获国内民族声乐大奖又获国际美声大奖的歌唱家。“美声和民族在唱法上有很多的不同,但艺术始终是相同。学习美声唱法能为民族唱法带来很多启发。接受的东西多了,想象力自然丰富,在音乐上的表现手法也就不再单一了。”郭淑珍说道。
“唱歌并不是容易的事”
郭淑珍指出现在音乐界存在的一些浮躁的问题。“许多年轻人学声乐也不讲究循序渐进了,一上来就要求效果,最好是能‘一曲成名’,完全不注重基础部分的积累。把声乐看得太简单,太容易了。”她说,“现在不管内行外行,懂不懂行,他们不敢对乐器随便评论,却都敢对声乐大加评论,其实这也是他们认为唱歌太容易。其实,这可是门大学问。”
郭淑珍担任过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评委,但她仍直截了当地说:“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选秀节目、电视歌唱赛,对于主办方来说:比赛永远是次要的,收视率才是主要的。这样很难选出真正的歌唱家。”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