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立春    二十四节气   贰零壹零年贰月肆日

(2010-02-02 14:19:49)
标签:

二十四节气

春牛

农历

打春

正月

顺天府

杂谈

立春 <wbr> <wbr> <wbr> <wbr>二十四节气 <wbr> <wbr> <wbr>贰零壹零年贰月肆日
 市气象台台长郭虎说,本周四(2月4日)是立春日,是农历牛年十二月廿一日,而明年立春日,恰是农历兔年的正月初二,虎年确实没有立春日。但“无春不吉利”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专家解释,立春节气基本定在每个阳历年的2月4日左右,阳历是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的,一年为365.24天。而农历是按月亮盈亏变化的规律制定的,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平年全年有354或355天。为平衡农历与公历之间的差异,我国两千多年前就有“十九年七闰月”的说法,即在19年中安插7个闰月,这样农历的闰年就有383天或384天,比阳历的一年约多19天。这样调节的结果是,每19年中就有7年是“双立春”,另有7年是“无立春”,从最近几年看,2005年鸡年是无春年、2008年鼠年是无春年、2010年虎年是无春年、2013年蛇年是无春年。(记者 张军)


    “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是重要的岁时节日。我国3000年前就有迎“春”仪式,“立春”特有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相当丰富。而且不光汉族重视“立春”,一些少数民族也过这一岁时节日,比如白族称“立春”日为“催春节”,侗族在“立春”这天有扮演春牛舞的活动等。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那么,为什么要到东郊去迎春呢?这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东方。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比如宋代的《梦粱录》中就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这就证明,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俗称“打春”。

     立春,有时在农历十二月,有时在农历正月。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

    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立春农谚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

  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增产措施千万条,不误农时最重要。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行下春风望夏雨。

  春寒夏闷多雨,秋冷冬干多风。

  春寒雨飕飕,夏寒雨断流。

  春寒有雨夏寒晴。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

  收花不收花,但看正月三个八。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

  两春加一冬,无被暖烘烘。

  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现倒春寒。

  春脖长,回春晚,一般少有倒春寒。

  打春冻人不冻水。

  春打六九头,七九、八九就使牛。

  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不懂二十四节气,不会管园种田地。

  看地种田,出海观天。

  人随节气变,保证吃上饭。

  天变人不变,种田难增产。

  种地不看天,瞎了莫埋怨。

  种地不得时,必定讨苦吃。

  种地不及时,囤里缺粮食。

  看天看地种庄稼。

  初一高粱初二黍,七谷八麦,九果十菜。

  走亲访友拜年,莫忘讨论种田。

  也收早,也收晚,也收深,也收浅,也收勤的也收懒;该早就早,该晚就晚,该深就深,该浅就浅,勤动脑筋不停闲;顺天时,量地力,科学来种田。

  科学种田,越种越甜。

  土地不认爹和娘,收拾好了多打粮。

  七十二行,庄稼人头一行。

  三百六十行,种田为上。

  万物土中生。

  要得宝,土里找。

  五谷杂粮数米大。

  珍珠为宝,稻米为王。

  农业兴,百业旺,粮棉不收断百行。

  地里粮棉不出产,工厂城市缺吃穿。

  庄稼地里不打粮,万家买卖倒了行。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地是聚宝盆,粮是宝中宝。

  土地是个聚宝盆,又出金来又出银。

  土地是个聚宝盆,看你手脚勤不勤。

  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长草。

  地是万宝囊,潜力无限长。

  耍龙耍虎,不如耍土。

  搞好农林牧副渔,广大农民才富裕。

  靠水吃水,靠山吃山,平原重点靠粮棉。

  平原的庄户经,搬到山区念不通。

  积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

  帮钱帮物,不如帮技术。

  要想富,专业户,规模经营是出路。

  不搞责任制不联心,不联产量不认真。

  联产联着心,八分力气掏十分。

  包了工,联了产,又治穷汉又治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