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得糊涂

(2010-01-09 11:45:12)
标签:

学习

杂谈

    难得糊涂 拼 音 nán dé hú tú难得糊涂
   解 释  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事例   人生在世,难得糊涂。
  反义词 糊涂一世
  用 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故 事  清朝乾隆年间,画家郑板桥中了进士,做了山东范县县令。寡妇朱月姣告状说魏善人欺侮她,魏善人说她借了银子想赖帐。郑板桥马上明白其中原委,就装糊涂判魏善人赢,迫使他赔偿她二十两银子,从此郑板桥就有“难得糊涂官”的美称。
心理分析 
   郑板桥写的“难得糊涂”字幅下,有他题的一行款跋:“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行款跋,当是郑板桥对“难得糊涂”的解释了,即对自己处世哲学的一种解释。
    从字幅上标明的日子看,字幅写乾隆十六年,当时郑板桥正在山东潍县当知县。一向正直、率真、清正廉明的郑板桥在当时黑暗的官场上很吃不开,常常受到恶势力的嘲讽、刁难。他一面以嬉笑怒骂来抗争,一面又彷徨悲观,产生了脱世思想。这时他的情绪,是压抑、苦闷、孤独、自嘲、彷徨、悲观、痛苦交织在一起。就是在这种情绪下,他写了“难得糊涂”的字幅,不久便辞官归隐。
  这样,就可以明白款跋的意思了:“聪明难”———要进取,要“众人皆醉我独醒”当然难。“糊涂难”———得过且过本来并不难,但一个一心想勤政执法,为百姓做事的人心中并不愿意这样做,因此也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抗争不过官场的黑暗势力,又不愿昧着良心去“糊涂”,这种“聪明”之后的“糊涂”更难。款跋最后一句“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在前面种种的“难”面前,只有小心从事,知进知退,不冒失,不惹祸,只求心里安宁,不求后世福报。
  郑板桥的这种心理和处世哲学,既有积极的一面,即表现了不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的立场和骨气;也有消极的一面,即看破红尘的悲观脱世思想。“难得糊涂”中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消极的脱世思想。
  现在,许多人爱买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字幅,主要是他们很欣赏郑板桥的处世哲学。不过,据我看,不少人是取消极态度的。“难得糊涂”中尽管有积极的一面,但毕竟趋于消极,和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格格不入,终不足取。 (转摘)
             
难得糊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