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渴望考试”能实现吗(1)

(2012-03-26 18:18:19)
标签:

个人记录

教育

分类: 教育笔记
    一年前,应袁野成长的要求,我向他提出了“三不、三坚持、三方向 ”。其中,渴望考试,是“三个方向”中的一个。
  当时,有几个朋友看过我的笔记后,对这个目标是否能够实现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应试教育下,孩子们不害怕考试就已经相当不错了,你却要孩子“渴望考试”。“你的要求是不切实际的。”他们说。
  对朋友们的疑问,我没有答复。因为我也清楚,这个目标实现起来的确很困难。但我向孩子提出这个目标,主要是基于孩子对自己成长的要求,准确地说,我只是给他一个建议,其暗示的意想,要大于“实现目标”的意想。
 
  暗示,在教育当中,是相当重要的方法。我不想从理论上展开叙述,我从自己过往的经验中,就深有所得。例如,我暗示自己有能力去实现某一目标时,呈现出的状态是相当积极的,思维的活跃甚至可以达到平时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样的体验,同时也在孩子的身上多有显现:当我暗示他“这道题目不那么难”时,尽管我自己并没有想出实际的解题方法,但他随后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和我的“感受是相同的”。
 
  暗示在生活当中,还能充当安抚的功能,继而克服心灵的恐惧、去感受某种精神的力量。例如,前年和孩子去黄山,因为我的判断失误,天色黑下来的时候,我们还在半途,离旅馆有数公里远。当时,狂风雷电,四周是死寂般的黑,我们全身上下被淋得精湿,冷和饥饿,紧随而来。孩子显然害怕了,借故这样那样的理由停下来,我知道,停下来,情况会更糟糕,但这个时候,单凭鼓舞打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恐惧是人的天性,不止他,还包括我。我说,前面是黑,后面也是黑,但我们往前走,就会离我们的旅馆越近......就这样,我们靠手机的微光,手牵着手,穿过黑暗,到达了旅馆。
  这段经历,在孩子后来的文章中几次被提及。每一次提及,都能从他的文字中读到一种自豪感,而这种自豪,同样是一种强力暗示。他悟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你害怕的时候,承认它,但不能因此停下,因为只有往前走,才会离目标越近。
 
    我相信,这样一个道理,同样适应于求学的过程中。就在昨天和小杨的谈话中,他说他害怕考试,我笑道,我们都害怕,我见过的每一个学生,好像没有一个不害怕考试的,当年我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害怕到了什么程度呢,一到考试就睡不着觉。他听后笑了。
  但我接着说,“后来我又喜欢考试了”。看着他好奇的样子,我压低声音担心别人听到的样子说:“我只喜欢能够考出高分的科目,例如数学”。
  他说“我也是啊”。
  我拍着他肩膀说道:“那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啊。”他咯咯地笑起来。
  接后我说,“后来我想,我不仅不害怕考数学,还渴望考,为什么。”
  他抢着说:“那是因为你喜欢(数学)。”
  我说,正是!既然是喜欢数学才不怕考数学,那么其它课如果都喜欢,不就都不怕了吗。
  他一阵狂点头:“是是是。”
  我说:“但可惜的是,明白这个不怕考试的道理,我已经读高二了,如果早知道,像你这个时候,初三,那我肯定能够考个更好的大学。”
 
(应约话题,慢慢写......转《“渴望考试”能实现吗(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