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和才华是两回事
(2011-07-04 15:36:07)
标签:
个人记录教育 |
分类: 教育笔记 |
孩子一曲《幽灵公主》,被音乐老师姜认定“很有演唱天赋”。她希望孩子朝声乐方向发展。
孩子周六带回了老师的期待,并问我的意见。
我笑道:“这是你的事,你自己决定。”
其实,在此之前,我已经知道了。
周四的时候,和班主任邓的电话中,邓告诉了我这件事,她说:“野野唱得太好啦,简直象快男。”
她还告诉我,音乐老师特此找过她,但她介绍道:“以野野的成绩,考重点高中不需要用特长。”
听过这些,我高兴、也感激,还对没有见过面的音乐姜有了些兴致。因为自上次家长会上听孩子唱《忐忑》以后,我也在考虑是否要送孩子去学习一下声乐。
随后,我向多位朋友打听了音乐姜的情况,知道姜原先是高中声乐师,不仅圈内评价较好,而且是个公认的美人。
周六下午,也就是孩子跟我讲过以后,我拨通了姜的电话,希望能约个时间见见面。
想和她约会,当然不是因为朋友们说她是个美人。虽然我对美人有与生俱来的激情,但只要关系到孩子的成长,我的理性一贯异常强大。
哈哈,开个玩笑。
我的意思是――当面感谢她并请教一些问题。
可能是因为有过从教的经历以及对教育一直保留着热情,我对教师有一种近似天缘的亲切感,尤其对那些关注孩子潜能和个性发展的教师,我更是由衷地敬佩。
我知道,在中国谈孩子的个性和潜能,远不及教孩子如何考个A那么简单;虽然每个孩子都有天赋、每个孩子在某个方面都有巨大的潜质,但如何去发现、激发并挖掘,不仅需要学识和慧眼,更需要人文理念的执守。而应试体制下哪样才能执守理念,本身是一个大问题。我想向音乐姜请教的,就包括有这个问题。
很遗憾,她说“恰好没有时间”。
于是,我只好在电话里谈了起来。
和她谈了很多,时间也很长,但因为不是面对面,我觉得除了感谢以外,没有表达好我想表达的,也没有找到我想要的。
我想,她也有同感。要不然,她不会在通话之后补来一条几百字的信息。
她写道:
“袁野品学兼优、多才多艺,我发现了他的天赋,非常赞赏……”
“我跟袁野说,各个领域的世界名人都是音乐爱好者,甚至有极高的音乐素养,学音乐对人的一辈子都有好处。”
读前面一大段话,老实讲,我并不激动。但看到最后,看到她跟孩子讲“音乐素养”以及“一辈子都有好处”的那番话,我觉得我也应该和孩子认真谈一谈。
周日,孩子锻炼之后,我说,就昨天你跟我讲学声乐的事情,我想和你认真谈谈。
我告诉他“和姜老师通了电话,交流过,我感谢她对你的关注和肯定,也欣赏她对音乐的理解”。
“我和姜老师讲明了我的态度,我说是你的监护人也是你的朋友,既对你肩负着培养的责任,同时只会在尊重你的基础上给你相关建议。”
“就责任来讲,你学习萨克斯五年,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和理解能力,我认为是该送你学习声乐的时候了”;“就朋友来讲,我给你四点建议:一是选择在你,决定也在于你;二是一旦选择了、决定了,就要刻苦并能持之以恒;三是天赋这东西,有,而且我相信,但天赋和才华是两回事,它们就象天坪的两端,关键要看你是不是走向才华那端,而成为才华,不仅需要你的汗水,更需要悟性,汗水和悟性的多少,就是天赋的分量;四是学习声乐,将会给你带来与以前不一样的环境,你会体验不一样的快乐和激情,但要记住,这是你的爱好,而且18岁以前,不要参与任何商业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