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的2011

(2010-12-25 18:36:38)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笔记

2011
上半年,基本上会陪孩子锻练身体。
我既是他的教练也是陪练。
下半年,依情况再说。

孩子进入初三,加上有他自己的空间,就只能主在观察。
事实上,从他进入初二开始,就主要是观察了。 
 
T君

小孩子不必干涉太多
尤其是大一点的小孩
我不主张家长过分关注 适当引导就好了

 

嗯。 
 
T君

看过你写的一些关于孩子教育的文章很认同
 
一年级,是特殊的时期。 
 
T君

是啊 新环境 新适应与拓展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特别是当孩子从母亲的空间到父亲的空间再到建筑自己的空间,

这些阶段,是有规律的,期间父亲有责任去加以引导并协助。
但空间的雏形建立以后,就不要去过多干涉了。 
 
T君

是啊
父母帮忙搭骨架  但血肉和性灵 是他们自己的事

 

要保持一定距离观察并适时加以疏导。
进入初二以后,和他交流的时间就相对大幅减少。
正因为交流大幅减少,他的诸多观点又在形成当中,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会消耗掉他相当多的精力,也正是这一原因,学习方面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段考名次大滑坡就是例证。
但我知道,这是正常的。

 

T君

孩子其实更可怜惜大人毕竟承受能力相对强,有自己的疏解渠道,而孩子多半还经不起太大风雨
需引导和适当疏导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他自己的一生,哪怕你是父母,也无权过多决定或干涉  只要建议权 引导权

 

2011上半年,我会给孩子制定锻练计划并陪练,之所以这样,主要是三点。
一是必须力促孩子减肥并从运动中培养意志,形成运动习惯。
二是,可以就一些观念性的东西进行朋友式的交流与沟通,这对他空间的建立是有帮助的。
 
你不能对学校教育完全信赖。
事实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之间,必须有一个联贯或连结。 
 
T君

是一个整体
不能残缺不全  但很多人把孩子的教育完全归咎于学校

 

嗯。
这里面主要的内核是思辨。
思辨不是告诉他思辨的方法。
而是引导他思辨时拓开视野。
这是教育的关键。
是学校教育无法完成的。

 

T君

豁然开朗

 

同时,运动是培养意志的根本,也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
所谓自信,大部分也来源如此。 
 
T君

运动给人健康意志未来
 
另外,运动可以培养敏捷
敏捷,不仅包括身体的反应力,最主要是身心合一。
即集中精神,形成身心的聚合力。
你看那些喜爱运动的人,都是接受能力不一般的人。
道理就是如此。

 

第三呢
给我自己一个目标,也让自己多运动。
四十了,就是保养。
而保养,主要是运动。
人,是需要目标的。
否则无法前行。
 

现在好在和孩子是一种朋友关系。
良好的学习态度他已经形成。
接下来主要是学习方法、时间管理、生活管理,
后两项,是自律。
这个自律,是需要建设的。
社会教育,比较之下其实不太重要,因为人在社会上行走,会自然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即如何适应社会。
但关键的问题是,掌管不了自己。
所以在青少年时期,一定要建树自律。 
 
T君

是啊 趋利避害是一种本能 但关键是 我们的本能控制不了所有行为

 

自律不是完全理智意义上的。
而是经由习惯形成。
所以说,2011,我的重点是通过系统且严格的训练去培养孩子的相关品质和运动习惯。
从运动的习惯形成以及运动对身心的益处,影响孩子的其它习惯的建立与形成。
这样,也避免了其它形式上的说教。
从而达成你所推崇的“个人经历主导人生”。

 

心智或者说心灵习惯,是不能通过纯粹的思考去形成的。 
 
T君

劳逸结合 理论与实践结果 通过实践 推动理论的建立
-------------------------------

相关链接:《孩子的2010

 

孩子成长教育初中阶段总纲(摘自《孩子该到哪里读初中》)

 在个人看来,孩子进入初中,父亲的责任比任何时候都要大。理由有三:

  1.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心身的变化有待密切关注并予积极导引;

  2.学业不能屈从应试压力,孩子未来升学关键在于学习态度;

  3.与(孩子)老师沟通的重要性较其它学业阶段(如小学、高中)突显。

 

即将到来的初中三年,我的计划是:

  1.进一步向孩子展开个人空间,以此尽量避免孩子因为青春期带来的过幅波动;

  2.深化各科知识的内含与处延,效果上力达“双通”--融会贯通、逐类旁通;

  3.加强大球类尤其是篮球运动的兴趣引导;

  4.与孩子结伴旅游,加深历史、民族文化概念,并予图片、文字同步记录;

  5.加强与孩子各科老师的交流与沟通,聘请英语特教;

  6.聘请萨克斯高级家教,适当参加公益性演出;

  7.适当带孩子参与社交及商务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