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人聊成长教育(1)
(2010-07-06 03:02:13)
标签:
个人记录教育 |
分类: 教育笔记 |
七月打算陪孩子去旅行,计划十来天,所以得相应做些准备。
(已经7月了)
嗯,他这周四考试。完毕后就有可能去旅行。
与他商量一考完就走,但他暂未同意,说是“考完后可能有一大堆的事”、“要到时候看”。 :)
(你失落吧)
这小家伙现在和我是朋友关系,所以他的意见得尊重才行。
但说服他,应该冒得问题的。:)
(不知道你用什么利诱:) )
他要阅历史卷,还有就是他计划参加数学辅导、英语辅导和音乐辅导。这三个辅导是他自己选择的,而且老师一般会安排在放假前期。但我可以说服老师。所以也就能够说服他。:)
年级的历史阅卷,他是期期如此的。他的历史师把他当儿子,爱得不得了。在老师的关爱下,他的历史基本达到了初中的要求并有一定的的历史观。
(非常不错)
历史和语文还有政治,也就是文史哲,的确在同龄人比较起来是不错的。但未来怎么样,就难得讲了。
这期最大的收获是两个方面 ,一是学习态度趋于主动,二是爱好上了篮球。
学习态度好,其自觉性就相对高,心态也相应便于自控。但孩子的未来的确难得讲。走一步看一步吧,急不得的。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尤其青春期,波动性相当大。
(要防止早恋,优秀的男孩子会有女孩子追的)
早恋这东西难得讲。但我把它看作是正常的现象,它最终还是处决于学习的态度。
学习态度好,则早恋就有避免的根本保证,否则,阻止他早恋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什么?因为早恋是青春期的正常,还有就是健康的体现,另外早恋也有它自身的好处如提升自我的肯定。你不优秀谁来爱?打死你也不会爱个窝囊废的,对吧;反过来一样,你要得到女生的爱情,一样需要努力需要能力需要更优秀;天上掉不下馅饼,玫瑰不会无故开,爱和能力大小、和优秀程度是成正比的,成熟的爱情是,早恋同样是。
所以早恋这东西要一分为二地去看才行。
压制孩子不早恋,在当前几乎不可能,即使压制得了,但心态的受损同时不可忽略,都什么年代了,他们受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如网络、电视以及书籍还有周围环境等影响太大,不象我们那个年代。
所以,冷静和权衡之下,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靠学习态度来决定基本的东西。
(关键要给孩子远大目标,培养控制力)
远大目标是虚的。太大,是不行的。在青春期很容易造成相反的结果,如期值过高,压力便会过大,挫折感会压抑心理。
先莫谈什么家,那不现实。一步一步走,把基础打牢实些,把知识更系统些,对于未来的选择如当什么家,一般要到高二左右才有益个人的成长。我现在主要是培养他的系统观、态度即方向的导向和稳定性。
导向是重要的,但导向的关键在于稳定性。所谓稳定,即学习态度和知识的系统。
“双通”(融会贯通、逐类旁通)的基础是当前的重要建构。要做到双通,非常困难,不是一日而就的事情。
培养孩子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讲是这样讲,但做起来更不容易。所以,我先培养他的学习态度并且着重于稳定。
学习态度+知识系统+实践基础,才可能构建三观。
初中太关键了。
本期,我基本是守着他过。冒得办法,要想让孩子未来有作为,就得考虑方方面面。当然,很值。
人,说到底,还是为了孩子。所谓教育,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经历通过某些方法和途径告诉给孩子。这样,我所经历的便没必要孩子去事事经历,这对于他的成长可以形成便捷。
-----------------------------
比如说,我告诉他,人要有主见但不要轻易与人争辩,哪怕是辩论会上都要保持语言的幽默和冷静;没有轮到你说话,你就尽量去听,去听别人的道理,同时去找出别人观点的不足,但不要去争辩,笑一笑,是没有轮到自己说话时的最好回击;当轮到你说话了,你才有内容讲,讲你自己的观点,包括指出对方的不足。这样,语言才有力量。
比如说,我鼓励他交所有的朋友,哪怕是自己的不同意见者。人,无所谓好坏,对于孩子来言,更无所谓贵贱。但交友不要过于内心,要适可而止,如帮助他人时要量力而行。因为有些人的困难是多方位的,不是你所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你个人能力所能及。
用心,就行了。一定要得出什么结果来,就没太多的必要。
我就是义气,就是感情驱使一定得有个结果。所以我教训深刻。
我护着的,他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同等来维护我。
要知道,大多数人是为生存的,即使他当时会为我的举动感动,但他为了生存,一样会忘记我对他的好,忘记义气。
这,是人性。
------------------------------------
其实,任何人都渴望理解、渴望真诚,但作为人,是人性的,是现实的人。
教育和成长的不同,决定着人根本性的差异;现实的条件,同样左右着人的意志。
所以,不能因为有忘恩负义,你就不去讲良心,不去友好。因为真诚是每个人期待的,内心地期待,只是大多数人为了生存;即使背叛你,换个角度讲,也是不得已罢了--他,抗拒不了自己的生存现实。
以我的经历来举个例。
我将几个人从无业游民直接带出来,带在身边,一直到安排他们工作。用熟悉他们的人的话来讲,没有我的帮助就没有他们的工作。
但其中有两个就背叛过我。当我前脚走,他们两个随后就倒水了。
要知道,干好工作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当我走后,被得罪的人就有可能重新抬头,就首先会想到利用我曾经的身边的人倒水来达到他的目的。
但他们俩并没有由此得到改善,到现在境况还是比较差。
因为什么?因为谁都晓得是我带着他们并安排他们工作的。这一点,哪怕是我得罪的人都知道。即使当时用一下,也只是利用罢了。而我得罪的,只是工作上的观点不同或者意见不同,不会是敌人;因为仅仅是工作上的分歧,这些人事实上对我是尊重的,至少见我的时候是;当然,不排除曾一时背着我可能咬牙切齿。
尊重是认识上的,而仇恨,是本性的。
两者都可以同时存在。
当你畏惧一个人的时候,如果畏惧的是他的人格,就是敬畏。而愤怒,不过是个人私欲的压抑。
这两者情绪会同时存在,但愤怒会在未来某时自然化解,因为愤怒是人性的,会随时间变化而淡化或者移向其它的愤怒目标,而对人格的敬畏,存于人的认识中,并存于内心一世。
所以,我教导孩子:一是不要背叛朋友,不要出卖任何人,即使付出更多;二是要用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去赢取别人的尊重,大可不必为了得到尊重去投其所好,要把持住自己的尊严,把力气用在个人能力的塑造上、用在对集体的贡献上;即使遭遇愤怒,也要尽量用时间来化解一切,稳定一切,从而实现个人的价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