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度潮剧之陈銮英篇:“名伶”陈銮英(中)

(2014-03-13 01:03:25)
标签:

潮剧

潮汕

潮音如水

陈銮英

文化

分类: 百度潮剧

潮剧广角·陈銮英

“名伶”陈銮英(中)

陈喜嘉

http://s3/mw690/001pjbP3gy6HgcdRIgqd2&690
(陈銮英、翁銮金《扫窗会》)

195812月,怡梨潮剧团并入广东潮剧院,编为三团。在1959年范泽华等人先后调往一团之后,陈銮英曾经又顶了很多戏,日夜均有演出。1968年底,潮剧院撤消建制,之后人员开始改行转业。陈銮英调往汕头新华书店工作,这一年她37岁。在那里,她一直干到退休。

废除童伶制以后,原来当旦角的男童伶,继续留在剧团的,大多数转行当生行、丑行演员,或从事后台工作,男演员扮演年轻女性的历史宣告结束。这和新时代提倡移风易俗,男演男、女演女,此后大量演出现代戏,男性塑造新妇女形象困难有关。陈銮英是五十年代初为数不多继续留在潮剧团的童伶出身的旦角,相对于那时新进入剧团的旦角,艺术积累更为厚实,只是此后她已经不再受到重视。

陈銮英演艺生涯的改变,客观原因是,戏曲演员的新陈代谢迅速,潮剧的旦角,艺术生命更是短暂,这时候建国后吸收的一批女演员接替了中台。主观上,陈銮英独立的个性,不愿受支配的性格,是真正决定其演艺命运的关键。上世纪四十年代,她在近乎没有外力作用之下,靠天赋和努力,经名师指点,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成为受人瞩目的角色。她大红大紫的时期,是戏曲处在以观众意愿、以市场为导向的年代,而此后戏曲已经不再拥有那样自主的生存空间。况且,陈銮英带有一定童伶色彩的唱腔,悱恻缠绵,在那时可能也“不合时宜”了。一个宣扬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最需要的是充满阳光的歌声,能够为歌颂新时代、新生活服务。

陈銮英在童伶时代没有留下音像。现在存世的录音有四出戏,均为成年后的作品,包括1957年在怡梨潮剧团录音的《孟丽君》《春香传》《拒父离婚》,1962年在潮剧院三团录音的《孔雀东南飞》。这些录音记录的陈銮英的唱念,和解放前童伶旦角的相比,因为有了更多的舞台积累,也有生活历练和思考,唱腔和情感运用更为考究。在怡梨潮剧团录音的三出戏,和陈銮英搭档的,都有范泽华。两位均为演唱“活五调”的佼佼者,从唱片中可以对照前后不同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既有沿袭也有变革的不同演唱风格。

1955年,排演《春香传》时,陈銮英饰演春香之母月梅。导演认为陈銮英的表演没有老年人的老态,要求她模仿生活中的老妇,颤颤巍巍的行走。陈銮英不同意,她觉得月梅是名媛,即使徐娘半老,也不失优雅风韵,决然不同于普通老太。她坚持按自己的理解塑造角色。在《春香传》的《狱中歌》录音中,“教为母怎不悲哀”唱段,陈銮英善于依字行腔。“母女相依十余载”“我风烛残年身衰老”等句的尾字,均加重字头,归韵为尾音下滑,使潮语的去声字和旋律格外和谐;“身衰老”尾音的下滑和气尾的放松,还突出了年迈人的气衰力弱。整个唱段曲速较快,吐字运转灵敏,轻快清晰,让听者有如闻霍霍磨刀声之快感,显示出“嘴尖舌利”的深厚唱念功力。

《孔雀东南飞》中,陈銮英饰刘兰芝之母。这原来是个戏分很少的角色,可以不安排唱段,但编剧林劭贤为了给演出加分,特意为陈銮英编了几句曲词,现存唱片里就收有这个“见母”唱段。刘兰芝被休回家,兰芝母骤闻凶讯,不省人事,醒觉后唱:“闻言肠肝裂……十三教你织,十四教你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学礼仪,十七遣你嫁夫婿,临别谆谆细训示。嘱你勤心尽孝道,三从四德须谨记,你发誓不违慈母命,今日里却因何致遭休离?嗳蠢女,岂不念大归误了终身,败坏家声罪难辞。”“闻言”句高亢洪亮,先声夺人;“十三教你织”数句,简炼明快,于平稳中求变;“嘱你勤心尽孝道”异峰突起,“嘱你”两字裂帛穿云,而又爽滑自如。当年在跃进路汕头市老公安局附近的戏台演出时,这段演唱让观众赞叹连连。洪妙和陈华也在台下看戏,洪师傅看后对陈銮英说:“妹哙妹,你啊你!全棚拼半死,你出来几句曲,(彩)就都被你收去了!”

原载《汕头广播电视报》201419日(784期)第23版“声色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