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度潮剧之椰胡篇:冇弦,潮汕人的至爱

(2012-06-16 16:55:07)
标签:

陈喜嘉

椰胡

冇弦

潮剧

潮州音乐

潮汕

潮州

文化

分类: 百度潮剧

http://s14/middle/4ce59761gc2932c380ced&690

百度潮剧之椰胡篇


冇弦,潮汕人的至爱


陈喜嘉

 

 


    众中乐器里,哪一件是潮汕人的至爱呢?也许非冇弦莫属。


    冇弦是椰胡在潮汕的俗称,不少上了年纪的乐手学乐器就是从拉冇弦开始的。年少习练,从此形影不离,不论华屋农舍、田头闲间,或者走出乡里,扎根异国他乡,也弦不离身,曲不离手。伴随着潮汕人足迹,冇弦声响遍四海,吟唱着一曲曲动人的旋律。


    潮汕人对冇弦的熟悉,可以从把聊天说成“锯冇弦”找到一个例证。冇弦发声徐缓而松弛,音质空泛而虚无,这和潮剧领奏二弦坚实的声音大相径庭,便被称之为“冇”。闲谈时,“从暹罗说到猪槽”,虚虚实实,真假难辨,也与此相似。冇弦有不少别名,数量之多也足见老百姓的喜好。如因为略带“鼻音”,似从瓮中发声,而有“嗡弦”之称;由于音色宏润,而有“訇弦”之名。戏班里,冇弦也叫辅弦,取辅助之意,乐师叫“二手”,与拉二弦的“头手”同为弦乐主奏。如果将二弦当成乐队里领军的壮汉,冇弦就像一位长者,它沉着庄重,以圆浑音色撑起中音部,是重要的中坚力量。

 

    好冇弦会为二弦“引路”铺垫,使其充分发挥主帅作用。相反,技艺不精者人称“锯混弦”,如南郭滥竽充数,混迹乐队,难起帮衬,甚至会乱了章法。“头手”初进剧团时,一般先拉冇弦,做领奏的副手,等到了解乐队运作,才坐上“囊头”(行话,此处指领奏职位)。于是,有不少领奏能拉得一手好冇弦,主宾皆精,如潮剧院已故领奏陈金科,当下的黄壮龙、郭粦书等头手,都是冇胡能手。

    艺人们称冇弦是乐器中的“甘草”,推崇它音色质朴,极具包容,能和百乐、调百器。潮剧、潮乐中有几种弹拨乐器,如三弦、琵琶、扬琴等,音型为颗粒状,合奏时也呈“零散”姿态;领奏二弦虽为拉弦乐,音型为线条状,但音色又尖又亮,音域较高,有游离于其他乐器以外之意。加入了冇弦这种富有共鸣的弦乐器后,便能够在其中充当“桶箍”效应,使乐声汇聚,形成和谐的整体。

 

    要是把潮剧或潮乐看成潮式菜肴,冇弦很像勾芡用的粉水。潮州俗话有“做戏神仙老虎鬼,做桌(做宴席)靠粉水”之说,“神仙老虎鬼”是旧时并不高明的惯用戏路,勾芡则是潮菜中的一项手艺,它能滤去水分,使菜肴色泽鲜亮,汤汁增稠,口感润滑。好冇弦由于音色温润,穿透力非凡,而又不喧宾夺主,能和诸多乐器相生相长,从而消除相互抵触的杂音,形成凝聚之力,使乐韵变浓、归纯,有了环环相扣的“黏性”。

 

    有一种说法:冇弦和古董一样,越老越值钱。保养得法的旧弦,音色越趋通透、纯正,其身价远高于声音嘶小的新弦。手中如果握着一把祖馈老弦,弓弦相碰之际,从漆灰断纹间,便流淌出经久不衰的乐声,使人如与前辈携手,血脉相连,其兴致已超乎物外。陈诗侯先生在《亦伯轩杂谭》一书的《艺无止境尤着鞭——记揭阳著名潮剧导演陈尾》附注中记载,揭阳知名潮剧导演陈尾素来景仰名教戏卢吟词先生的作曲及施教,多方从中吸取滋养,但一直没机会拜师从学。有一次,陈执导的《段红玉》在汕头演出,卢老看后便上台指点,陈乘机提出拜师请求,终遂夙愿。卢老谢世后,其子遵照遗嘱,把先生生前心爱的两把冇弦送给了这位“私淑弟子”。这两把旧弦,卢老拉了数十年,教唱出姚璇秋、张长城、郑健英等名角,如今传到了陈尾先生的手上,必将继续为薪火相传效力。卢老赠冇弦,意义深长,堪称剧坛佳话。

 

    以冇弦教唱,是潮剧的教唱传统,一如昆剧以箫笛作引,其奥妙何在呢?李渔在《闲情偶寄·演习部》中有妙论:“教曲学唱之时,必不可少,以其能代师口……止凭口授,则师唱一遍,徒亦唱一遍,师住口而徒亦住口,聪慧者数遍即熟,资质稍钝者,非数十百遍不能,以师徒之间无一转相授受之人也。自有此物,只须师教数遍,齿牙稍利,即有箫笛引之。随箫随笛之际,若曰无师,则轻重疾徐之间,原有法脉准绳,引人归于胜地;若曰有师,则师口并无一字,已将此曲交付其徒。先则人随箫笛,后则箫笛随人”。以此观之,潮剧教唱以冇弦作引,除了音域与人声相近,容易达到音韵调和外,目的更在于使初学者习惯成自然,初为宾从,声随弦转,其后已得神韵,反客为主。

 


    原载2012614日《汕头广播电视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