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巨头角力智能汽车 龙头股谋划产业蓝图

(2015-12-16 17:21:05)
标签:

智能制造

工业4.0

智能汽车

科技巨头

互联网

分类: 行业解析



多巨头角力智能汽车 龙头股谋划产业蓝图






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与信息技术的飞越发展,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将注意力聚焦到汽车领域,如Google、百度等互联网公司 积极涌入智能汽车领域,交流群:184744263。

在我们看来,智能化与共享化将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在IT巨头们积极涌入汽车行业的带动下,传统汽车厂商也定 将积极推进自身产品的智能化进程。在整个进程中,汽车电子化定将开启智能化大门。

据机构预测,完全自动驾驶技术最快在10年内成为现实2020年驾驶辅助系统市场规模近400亿美元,车载信息系统2020年 市场规模超800亿美元,ADAS与车载信息系统空间巨大。到2025年无人驾驶汽车可以产生2000亿-1.9万亿美元的产值。

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同比增长2.6%和1.4%,预计全年增速为3%,未来几年,国内汽 车市场或许面临更低的增速,甚至是零增长、负增长的局面。

相比而言,对于传统的汽车企业来说红海正在逐渐消失,对于刚刚进入汽车领域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前方却是一片蓝海。 当前,参与其中的商业大佬们各显神通。

英特尔触角已经延伸到汽车等领域,除了就和福特合作计划推出一款名为Mobii的汽车操作系统。在几年前,英特尔还成 立了规模高达1亿美元的“英特尔投资联网汽车基金”,以促进汽车与消费电子产品的无缝对接,并最终在未来实现真正 的无人驾驶功能。

在年初举行的CES2015展会上,美国高通公司展示了两款全新的技术概念车,整合有高通最新的车载和连接技术让人们大 开眼界。

而就在前不久,瑞士的一家创业公司将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到公共交通中,明年春季将在瑞士进行为期两年的无人驾驶公共 汽车试运行测试。瑞士将成为世界上首个运行无人驾驶公共汽车的国家之一。

另外,在关于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大战中,人才争夺已成为重要的一部分。

特斯拉从苹果挖来了工程师,苹果也在从特斯拉挖人。而神秘的电动汽车公司法拉第则在接触苹果和特斯拉两家公司的员 工。谷歌也参与了这样的挖人行动。几个月前,谷歌任命约翰.科拉菲克为无人驾驶汽车项目CEO。他此前曾供职于福特

在我们看来,科技巨头挖人的背后是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广阔前景。

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公布一项最新行业调查显示,随着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成为现实,多国消费者对此抱有很高期待。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关键在于中国本土企业不强。在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电动化、智能 化的今天,中国的汽车在《中国制造2025》的帮助下或将迎来战略性的发展契机。

这种背景下,中国也已经出现了一批互联网企业开始布局汽车产业,也出现了“乐视汽车”、“博泰汽车”、“阿里汽车 ”这样的新概念。

12月10日,百度公司宣布,百度无人驾驶车国内首次实现城市、环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况下的全自动驾驶。

据介绍,百度无人驾驶车项目于2013年起步,由百度研究院主导研发,其技术核心是“百度汽车大脑”,包括高精度地图  、定位、感知、智能决策与控制四大模块。

我们认为,《中国制造2025》将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发展智能汽车恰逢其时。因为汽车时代不是一家车企所 能完成的事情,它需要国家和企业一起行动,需要上下游产业链联动。

在北汽集团副总裁蔡速平看来,目前“互联网+”这一概念不仅要求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从而产生1+1大于2的产业 效益。它不仅在改变着汽车的消费方式,更通过智能汽车的发展,来改变着整个汽车产业的生产和制造。

当前,汽车行业正再次迎来革命—智能化、互联网技术发展正在改变汽车产品以及汽车行业的格局,作为工业4.0规划的 一部分,无人驾驶业也有望借助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在“中国智造”战略的推动下沐浴政策春风。

中原内配(002448)拟入股汽车驾驶辅助系统企业灵动飞扬15.336%的股权。

四图维新(002405)高精度地图将是无人驾驶关键组件。

启明信息(002232)按照公司制定的战略,未来将围绕汽车信息化、智能汽车制造、车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寻找  发展机遇。

亚太股份(002284)深度布局智能驾驶产业链,先后参股前向启创、钛马信息两家公司,并与二者共同投资设立浙江网联  汽车主动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金固股份(002488)与苏州智华合作,该公司专注于车辆智能驾驶的方案提供商,目前主营汽车智能驾驶辅助产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短期震荡为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