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指尖上的金融 电子支付崛起在即(附股)

(2015-12-11 17:53:51)
标签:

电子支付

金融产业

十三五

概念股

分类: 行业解析





指尖上的金融 电子支付崛起在即(附股)







犹记年初,两大互联网巨头腾讯和阿里巴巴在移动端掀起“红包大战”。虽然红包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游戏娱乐性质的产品 而非移动 支付产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确实让更多人认识了移动支付。

每年的双十一都是对中国支付系统的一个考验,接连而至的是双十二又将在在零点正式开闸,不出意外庞大的交易量又将 刷新去年的记录,交流群:184744263。

随着网购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第三方支付市场已经被市场人士称之为新的“聚宝盆”。
 
5月,商务部在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将启动零售业和电子商务“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鼓励改革传统的 营销模式,鼓励加快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
 
据悉,商务部将启动零售业和电子商务“ 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改革传统的营销模式,励加快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 。现在商务部特别鼓励这些传统店和网店企业、电子商务进行合作,比如通过网订店取的模式,实现02O的交易方式。再加 上物流配送、电子支付,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会给传统的实体店一些新的发展机会。
 
我们认为国内电子商务发展已经走出发展期。传统的B2B、B2C电商模式已经非常成熟,移动终端普及以及互联网+的兴起 ,作为电子商务的核心环节,预示着我国已经加速步入电子支付时代。

有消息称,12月12日,中国银联将携20余家商业银行在京举行“云闪付”发布会,“云闪付”基于nfc近场支付技术,较 扫码支付更具有安全性和便捷性,只需将绑定银联卡的手机接触支持NFC的POS机即可完成支付。

同样基于NFC技术的苹果公司移动支付服务Apple Pay预计于春节前正式进入中国,目前苹果手机最新版系统已支持绑定银 联卡。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10日宣布,将推出Walmart Pay进军移动支付。

业内人士表示,金融大战的下一个高潮一定是nfc与二维码的战争,目前有移动运营商与银联大手笔合作,再加上春节后 苹果支付的强力介入,预计2016年nfc将再度崛起。

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银联在市场上陆续推出一系列紧锣密鼓式的改革措施,逐渐让市场嗅到了日趋开放的气息。特别是 在2015年下半年,首先是聚合产业各方投入超过3亿元,打造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6.2持卡人回馈活动,交易方式涉及了 闪付、银联钱包等新兴移动方式。

后又发力HCE云闪付,有超过十家银行启用了该项业务。可以说,移动支付正在为开放的中国银联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有研究机构预计,到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未来几年增长率将超过50%。在移动互联网世界中 ,移动支付将成为继高速网络以及智能终端后第三大基石。

第三方支付行业起于线下,兴于互联网。在我们看来,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旨在促进第三方支付平台 的 健康发展,对移动支付行业的未来发展有指导作用,与移动支付相关的四大细分领域将获得长足发展。

1、芯片制造商,主要包括:国民技术(300077)、同方国芯(002049)和新大陆(000997)等;
 
2、制卡商,主要包括:东信和平(002017)、恒宝股份(002104)、天喻信息(300205)、达华智能(002512)和新开 普(300248)等;
 
3、第三方支付平台商,主要包括:中科金财(002657)和腾邦国际(300178)等;
 
4、NFC天线,主要包括:硕贝德(300322)和信维通信(300136)等;
 
5、金融支付信息安全领域,主要包括:证通电子(002197)等。
 
国民技术(300077):已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支持身份认证、高速数据加解密及生物识别技术的SOC芯片及解决方 案 ,主要应用于电子金融、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领域。
 
证通电子(002197):公司个人支付安全终端主要包括网络支付器、无限转账终端和多功能互联网支付终端。网络支 付 器KS3200是一款适用于网络支付、网上银行业务的金融加密机具。
 
航天信息(600271):陆续开发了个体工商户防伪税控开票系统、自主安全芯片金税卡、加解密服务器、汉字防伪系 统 等产品以满足税务部门和用户的需求。
 
飞天诚信(300386):公司深耕身份认证市场多年,产品线齐全,包括ePass系列USBKey、OTP系列动态令牌、ROCKEY 系 列软件加密锁、飞天智能卡及读写器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