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充电桩投资热潮再现 四类个股将从中受益

(2015-11-12 17:43:24)
标签:

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

千亿市场

概念股

分类: 行业解析




充电桩投资热潮再现 四类个股将从中受益






我国作为汽车消费大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关乎到民生、环保、能源等重要方面。眼下,传统汽车业产能已经饱和,市场无力消化更多汽油车。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积生产12.35万辆,同比增长3倍。汽车行业整体产销量下滑。

但在这种背景下下,新能源汽车以累积生产12.35万辆,同比增长3倍,整车产量的高速增长的数据脱颖而出,交流群:184744263!

近几年来,新能源汽车成为全国两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能极大程度的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治理。近期大众、宝马柴油发动机排放事件,新能源汽车再添了一把火。

受政策推动及新能源市场需求旺盛影响,我国新能源车产量不断上升。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近日在第3 届中国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主力军,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世界领先。

但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在新能源车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市场中也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充电设施就是其中之一。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推广一直陷入在“先建充电桩,还是先发展电动汽车”的怪圈中。以导致在2014年年底的时候,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2辆,然而配套设施充电桩数只有约3万个。

当前,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统计,我国新能源车与充电桩的比例仅有6:1,实际开放给个人用户的数量更少。由于行业供给发展得极其不匹配,专家预计未来我国充电桩将出现大量缺口。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10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到2020 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同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生态体系,在科技和商业创新上取得突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充电服务企业。
 
在此之前,9月22日,GB/T 20234《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3项系列国家标准修订稿也通过审查,标志着我国充电接口标准修订工作取得重要进展。2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认为,《充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的出台与补贴政策及充电桩国标出台日趋临近,困扰充电设施建设标准不统一以及运营服务模式不清晰的问题将因各大企业加快进入并进行平台化运营而有望得到逐步解决,从而有利于各地充电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有效消除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弊端,推动终端需求加快释放。
 
此外,各省市也推出响应的推广政策。如:上海市,明确提出新建住宅、商务楼要按照不低于总停车位10%的比例,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北京、深圳等多地也有相关规定。
 
据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童光毅介绍,未来将有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这意味着要建480万个分散式充电桩、1.2 万座集中式充换电站。据此估算,未来每年将需建设至少96万个充电桩,按照目前建设费用计,直接市场规模将超过1300 亿元。

千亿市场摆在眼前,也早有有识之士提前进驻。

先有中标国家电网二期充电桩建设的奥特迅,近来在充电桩运营布局上,表现出强劲势头。相比现存充电运营模式,奥特 迅提出“桩联网”概念,将业务延伸至下游充电网络运营领域,后有北京、青岛开征充电服务费,北京电动车不限行等政策的发布催热了公共充电桩设施的建设。

千亿的缺口仅靠市场力量也还远远不够,“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支持也必不可少。国务院常务会议表态,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PPP等方式参与。企业和个人均可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 ,原则上不对泊位数量做下限要求。鼓励个人在自有停车库、各单位和居住区在既有停车泊位安装充电设施。
 
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放量,政策面“以充带车”战略的愈发明确,新能源汽车充电市场正迎来高景气度发展时期 。面对超过万亿规模蓝海,充电桩产业正在从量变到质变。

一、具备先行布局优势,云、网资源兼具的充电桩企业,如:特锐德、万马股份、奥特迅等
 
二、依托电网资源顺势而下,有望开拓更多市场份额的国网系企业,如: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等
 
三、借势电改,向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协同开拓,完善全维度布局的能源云联网企业,如:阳光电源、中恒电气等
 
奥特迅:公司和南方电网合作,完成了深圳大运中心、和谐两个电动汽车充电站以及134个充电桩的设备供应。
 
动力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了电动车充电站设备暨充电柜、充电桩和充电监控系统、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等系列产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