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东先生像

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手书“礼法并重,德术兼备”。

清宣统皇帝老师郑孝骨手书:“始向蓬莱看舞鹤,试横云汉剪长鲸”,


高振东字旭初,河北省雄县咎岗镇高辛庄人生于1879年。自幼挟燕赵之风喜爱武术,从小就向本地拳师学习一些拳术器械,二十岁时加入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失败后,去河北新城县“恒义厚”店铺做事,在东家刘春山的介绍下拜程子和先生练武。不久程子和先生去世,又拜形意拳名家马玉堂为师,系统地学习形意拳。高振东先生勤学苦练,深得形意拳真谛。
军阀混战时期,为了生计,凭一身武艺,在吴佩季军队中任武术总教官,后来为避战事,经吴佩争介绍到了上海教授形意拳。
1928年3月24日南京成立中央国术馆j馆长张之江颁发委托状,委任高振东先生为中央国术馆代理武当门长,并以武会友与千斤王子平结为金兰,王子平亲书兰谱,京剧大师梅兰芳闻讯前来祝贺,一时成为武林佳话。由于高振东先生武德兼备,深得别人尊重和钦佩,各名流纷纷赠书。清宣统皇帝老师郑孝骨手书:“始向蓬莱看舞鹤,试横云汉剪长鲸”,江浙两省主席张人杰手书“湍流喧石徽,浓翠暗林集”一幅,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手书“礼法并重,德术兼备”一幅赠于高振东先生,高振东先生热爱戏曲与京剧大师梅兰芳、李吉瑞结为好友。
当时高振东先生与田绍先、郑佐平、杜心五、李芳辰、刘百川、孙禄堂、杨澄甫、沈尔乔、黄文叔、猪桂亭、钱西樵、苏景由齐称为武林泰斗。
高振东先生形意拳源于师祖刘奇兰先生、李存义先生、马玉堂先生,吸收各家国术之精华,溶于形意拳之中,经过几十年的刻苦钻研,在名师所授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独特的拳经理论,发扬光大,如在武德上,对忠、义、理、智、信的理解和体现,以及五行拳和人体经络的关系,并用以指导日常单式精练和层次的提升。高氏形意拳和其它内家拳一样,非常注重桩功练习及单式动作的精练,如三体桩、无极桩、混元桩,单练动作为五行拳:劈、崩、钻、炮、横。十二形:龙、虎、猴、马、甩、骆、鸡、蛇、燕、鹞、鹰、熊。高氏形意拳形成独特的练习方法和程序,并有非常完善的对练套路及方法。因此可见,高氏形意拳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训练体系与较为完善的形意拳正宗流派之由于高振东先生有在南京中央国术馆与浙江国术馆经历,与太极名家杨澄甫、少林名家王子平交往甚密。与太极、八卦和外家拳种有较深的探讨与交流,吸取了其他拳种的一些精华,溶入形意拳,形成了独特的演练方法和理解,在实践中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北派形意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和理念,故我们为了区别定名为高氏形意拳。所以,作为北派形意拳的特点是:朴实明快“一寸为先,一发即至”,严密紧凑“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起如钢挫,落如钩杆”。沉实稳健“迈步如行犁,落地如生根”。协调整齐。“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手到脚也到,打人如拨草”,三尖相对,三节相随。意、气、力相配合,做到内外合一。
1929年高振东先生应邀到浙江省国术馆任教,亲传其得意门生奚想法先生,他与高振东先生朝夕相处近七年,跟随左右,所以高氏形意拳在浙江留下一脉,生根、开花、结果。高振东先生回河北后传其子高清先生。高氏形意拳练法正统,通医合道,使之奚老师九十九高龄善终,一生未有得病,身体健康,晚年行步非常精神、挺直,至逝前几天都能洒扫亭院、生活自理,看报、读书从未戴过老花眼镜。这是习艺于高氏形意拳的结果。奚签法先生武艺精湛,武德极佳,前后邻居有口皆碑。因此,无论从技击和健身的角度,其高氏形意拳都有很好的锻炼价值,流传下去,以造福后人,健身强国,国家之瑰宝,世界之瑰宝.
此文转自《浙江传统武术资料集》(第三集)
高振东,字旭初。1879—1960。河北省雄县高辛庄村人。幼时家境贫寒,然心高志远,精儒尚武。少年遂拜形意拳大师程子和、马玉堂为师,昼习夜悟,寒修暑练,深得形意之精髓。终成清末民初吾国国术界之泰斗。
高公气节刚烈、艺高技博、嫉恶如仇、投义和团以抗八国联军、屡建战功。一九二八年,任民国中央国术馆“武当门长”,受邀浙江省国术馆高等教习,与“千斤王”王子平试武结友,义结金兰,莫逆与武林巨匠孙禄堂、杨澄甫、刘百川、杜心伍、李景林、褚桂亭、黄元秀等号称“武林泰斗”。全国武术擂赛,获“冠军之冠”美誉。皇师郑孝胥题“试向蓬莱看舞鹤,试横云汉剪长鲸”以示高公造诣。江浙两省主席张人杰题“湍流喧石濑,濃翠暗林霏”。以纪高公之德行。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人杰题“礼法并重,武德兼修”以示高公之人品。
高公修炼,集形意、八卦、太乙於一身,炉火纯青。授艺之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授徒以千计。以长子高清,浙江弟子奚鑫法等秉承真传。
高公一生承华夏武学遗风,重武德、勤操守,对吾国之国术继承和发展留下浓重笔墨。尽显一代宗师之风范。
碑文
师公高振东,字旭初,1879-1960,河北雄县人。高公出生贫寒,然心高志远、精儒尚武。少年即遍访名师、勤修苦练,在八极、太极等拳种有颇高造诣,师从吾国形意拳大师马玉堂后精修形意拳,昼习夜悟、寒侵暑彻、终成大器,成为清末民初吾国国术界之泰斗。高公修炼、授艺之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上海国术届对高公技艺之美誉实记忆至今;历任民国中央国术馆武当门门长、兼理少林门事务;受邀浙江省国术馆要职并对浙江国术发展做出过杰出之贡献。授徒以千计,又以河北高清、浙江奚兴法等徒秉承其真传。高公气节刚烈、艺高技博、疾恶如仇,投义和团以抗八国联军,数战数捷,彰显英雄本色;擂全国国术大赛,数获冠军锦标;力克国家冠军之比试,获冠军之冠美誉;与“千斤王”王子平试武结友、义接金兰;莫逆与武林巨子孙禄堂、杨澄甫、刘百川、黄元秀等号称武林泰斗;皇师郑孝胥题“试向蓬莱看舞鹤,试横云汉剪长鲸”以厉高公业绩;江浙两省主席张人杰题“流喧石溯,浓翠林霏”以纪高公之德;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人杰题“礼法并重,德术兼修”以示高公之造诣。高公一生承华夏武学遗风,重舞德,勤操守;对吾国之国术继承和发展留下浓重笔墨。尽显一代宗师之风范。
高振东先生简介
高振东,河北雄县高辛庄人,1879年生,1960年去世自幼家境贫寒,曾随形意名家马玉堂学艺。1900年曾投身义和团,1926年先后在上海闸北中学、临业银行、人寿保险公司和自来水公司授拳,功力深厚,威震上海。1928年6月,浙江省政府主席兼国术馆馆长张人杰,孙氏太极拳创始人、中央国术馆第二科门长孙禄堂先生曾派儿子孙存周及李玉琳,专程从南京赶到上海,特邀高振东,后委以中央国术馆一等教习。同年,南京举行国术大考,高振东荣获冠军,并领授银盾二尊。张人杰识人爱才,十分器重高振东,亲自相赠一把特制龙泉宝剑,高振东还被任命为中央国术馆代理武当门门长。当时,名冠武坛的“千斤王”王子平在与其交手试技之后,对高振东钦佩不已,推崇倍至。特地在国民饭店举行隆重仪式,并邀集各派名流到会,当场与高振东立下结拜盟书。因为高振东比王子平年长一岁,两人便以兄弟相称。时值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李吉瑞从北京南下献艺演出,他们欣闻王子平与高振东拜把结义,便纷前来表示祝贺,留下一段历史佳话。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亦对高振东推崇们至,曾书:“礼法并生德术兼修”条幅相赠。宣统皇帝老师郑孝胥则亲书“始向蓬莱看舞鹤,试横云汉剪长鲸”之联送高振东。

天石王成
王者风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