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介休博物馆新馆

标签:
晋中介休介休博物馆琉璃洪山窑瓷器 |
分类: 穿越人文山西 |
这是座常规的博物馆,因为是全新的,现代设施自然没得说了。现在这里的常设展览有《介休历史人文展》、《 馆藏文物精品展》、《介休琉璃艺术展》。其中的《文物精品展》又有分藏书画、馆藏陶瓷和馆藏青铜器三个展厅。专题展是《介休窑古陶瓷展》。



介休文化的物质方面,非琉璃不能作为代表。介休博物馆的地下一层空间里就是历代琉璃工艺的发展史。这里展出的一块双面石碑是珍贵的琉璃工业史料。唐贞元十一年(795年)的《洪山法兴寺碑》证明在唐代后期已经有了琉璃制造的场地——琉璃寺。至于这是一个地名,还是一个作坊,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背面的北汉天会十四年(970年)《洪山寺重修佛殿记》里则表明当时已经有铺设琉璃瓦的建筑。这一洪山寺具体地点尚待考。但那里就是历史上介休窑的大本营,陶瓷和琉璃工业基地。而北汉政权在北宋建立10年后,还在辖区内有这些兴造事业,也说明这一政权的基础还是相当牢固,值得深入研究。




展厅内大批从后土庙等古建上收集来的琉璃构件,不乏孔雀蓝、葡萄紫等已经绝迹的特色釉色。大多来自城区内各古建群。







在陶瓷展厅里,介休窑出土的白底釉实用器是洪山窑的精品,着实让人惊诧,养在深闺人未识。洪山窑据说因为不在宋代著名窑址内,长期没有被人们重视。近年来才逐渐为外界所知。
博物馆初建,还有些不完善的地方,如某些说明文字不够严谨。
2017年4月的一个周末,我组织的2017年周末访古活动第一站介休。带大家前往介休博物馆参观,得到秦明馆长的大力支持。来自各地的朋友们对崭新的这座县级博物馆都十分赞叹。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看其文教事业是否发达,应该是一个先行指标。博物馆、图书馆等正是各地急需完善的,介休博物馆新馆的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