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日,我从河曲搭乘长途车去保德,一路在黄河东岸疾行,看到两岸各有一座城市,西岸是陕西的府谷,东岸是山西的保德。保德县城早年曾被黄河泛滥淹没,现在的县城大多是新建筑,几乎看不到任何古迹了。只是,在城东的山冈上还尚存一座陈烈女祠。


这山冈上的村子叫城内村,估计和河曲老城类似,是保德县城最初的所在吧。后来,经济需要,人们才从山上搬到岸边居住。
烈女祠的主人陈敬,明末保德名人,率兵围攻农民起义军,曾任五省总督的陈奇瑜之妹。陈敬是在家里逼迫其改嫁他人后自杀身亡的。一说其未婚夫行为不检点,父母欲再为其婚配,而陈女不从。按照现在的观点看,这陈女之不幸不仅是家庭的,也是自身的。殉节的事情在中国文明的早期好像不多,只是在宋明理学发达以后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自我束缚,这和文明的衰落其实关系重大。
烈女祠由官方建于明代天启年间,清初被毁。后来,陈奇瑜的孙子在康熙年间重建祠堂。清嘉庆时期重建。






现在的祠堂只是一座坐东朝西的二进院。四面建筑均为简单的三开间硬山顶房屋。尚有人居住。门外残落几件清代石刻,其上可见陈奇瑜名字。祠堂边是一三开间仿木砖门楼,一说原为五省总督牌坊。其上的石匾额文字已经被磨去。陈的继任者就是鼎鼎大名的洪承畴。洪的事情世人皆知,而陈被免官革职后在老家闲居10几年。乡人传其死是因为清廷的剃发令。陈奇瑜的一生起伏也是历史复杂多变的案例吧。
在偏远的保德,陈奇瑜是少有的名人。但其家族墓地也在文革期间被彻底毁灭。只剩下残砖烂瓦。据说陈奇瑜在晚年在河边开凿钓鱼台避祸。现在的河边尚有遗迹。
我从祠堂边沿下路下山,不知不觉走回到县城纷乱的喧嚣里。回到车站,返回河曲。
保德县城建设,从外表看和对岸的府谷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距的。
几十年的煤炭开采,让自然环境恶劣,黄河水流减少,水性也更为暴烈。只是盖了些水泥楼房。这样粗放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