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外幽兰  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2012-09-10 21:50:42)
标签:

山西

忻州

五台山

法华寺

唐塔

分类: 穿越人文山西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尊胜寺继续上行是去五台山的大道。在宽滩林场路口右转,有条进山的小道。通过长珍村,再拐几道弯,就会看到左手山坡上有3座形制大小完全一致的残塔,村民说那是姑子塔,看样子不会晚于金元时期。再向前,路的尽头就到了这条山沟的最深处——法华寺。这里曾经是民国时期尊胜寺的下院。此处距离五台山的南台不远了。

    法华寺是五台山南台外的重要寺院。据宋《广清凉传》记载,唐开元四年(716)六月中旬,南岳僧神会指点神英去五台山华严寺(现在显通寺的前身)瞻礼文殊。后依《法华经》所述道场建大法华院。有文殊、普贤道场,山门外有五台山十寺血脉图,寺内壁画中有吴道子真迹。会昌灭佛时寺院被毁,宋元祐四年(1089年)重修。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这塔修的已经没有原来的摸样。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因为信奉观音菩萨,日本僧人辉锷在唐代大中年间从法华寺请观音菩萨像东渡,但在浙江普陀山遇到海风无法回国。后来与当地僧众将所请菩萨像供奉于普陀山。这就是那里“不肯去观音”的来历。可见法华寺在唐代五台山地区是座极其兴盛的寺院。千年沧桑后,现在的山谷最深处只有近年新建的大雄宝殿三间。寺院原址上唯一的古迹莲花塔本已严重被毁,有记载原为5层,后来只有一层尚存。寺里的慈玉师傅说,就在今年春天,古塔由村内善人出资修复。但选用青砖修复后的塔身只有三层,没了古意,原本的一层也全用新砖包裹起来。一层塔门上刻:“大大华严经塔藏”。大约此塔内部是原本做藏经之用。第一层内石壁上嵌:“梁朝志公菩萨十二时歌”,最后题字写道:“志公和尚乃观音大士示现外生,昔梁时垂化歌颂,今刊石于法华寺,元祐四年……”据说志公和尚得崇佛的梁武帝萧衍的赏识,被任命为国师。但南北朝时期五台山是北朝范围,梁武帝再有能力也插手不到这里。当时的志公和尚也称宝志(418—514年),又称保志,世称宝公、志公和尚,金城(江苏句容)人,俗姓朱。是南朝齐梁间的高僧,与梁武帝多有交往,《梁武帝问志公禅师因果文》曾经广为流传。死后其灵塔也是一南京古迹,前些年曾被文物部门发掘。由此来看,这处关于志公和尚的记载是附会和传说,当不得真。宋代石刻也不能说明志公和尚曾来过法华寺。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住在寺里的慈玉师傅 出家前就是山下村子里的人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山边小溪上的龙王庙,破败不堪。地上原木摆了一地,几位木匠正在工作。他们说是为修建龙王庙做准备。古人说寺院周围必有好水,此话不假。看法华寺周围山坡植被稀少,只有这里有处水源。想唐代佛教极盛时,山林繁茂,水流会更大。隐在山腰里还有上世纪50年代和尚修行居住的法华洞。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我们翻过寺南山坡,看到沿坡多有建筑遗迹,或许是昔日的寺院建筑残迹。在阳坡的荒草中出现了3座古塔。其中一座造型很特别,是座内向弧形的六角形塔。南面开门,塔刹已毁,塔基砖石多有损坏。弧形的砖塔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塔主人就是上文说到法华寺的开山主持神英。弟子在他圆寂后修建了这座造型独特的灵骨塔。唐代古塔多为方形,弧形面自然增加了建造成本,也是罕见的个案。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残破的四方塔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唐砖
   西侧不远一处四方塔损坏严重,另一座则完全倒塌,残石遍地,砖石之间采用唐代典型的黄泥粘合手法,可见这也是一座唐塔。这个小山坡残存的法华寺高僧墓群,很有研究价值。国保、王老师和我三个人,在还未返青的荒草里跳来跳去,满心欢喜地围着几座唐代残塔看个不停。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长珍村民居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沿路返回,出寺二里许,来到进山时看到的那三座“姑子塔”下。这三座塔形制几乎完全一样,六角平层,塔刹毁坏严重,南面开门,应是宋元时期遗物。如果真是“姑子塔”,则此地应曾有座尼姑庵。这类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古建遗迹在五台山一带不可胜数。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台外幽兰 <wbr> <wbr>深山中的法华寺遗址和塔群


  折回豆村路上经过西坡村,村口有座原本我们不知道的五台寺。于是我们特意来门前一观。精美的门楼和规矩的院落应是修缮后的清代建筑。门前一只面目模糊的石狮或许是这里的老物件。保存下来的村庙大门禁闭,中午的村里连行人都看不到几个。真是寂静。据说只有每月固定的集市日小庙才开门接受参拜。停留片刻,我们转去东冶南禅寺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